悟空嚼糖 作品

第188章 誦授講師

冬季是獄吏最閒的時候,獄令史管賢好打聽事,便被苟主簿打發到縣署,名義上是教縣獄吏驗屍法,實則讓管賢盯著縣媒曹,只要有給學子尉窈說親的,就速來稟報。

因為尉窈要是跟旁人訂了親,尉茂就沒有改姓的必要了,意味著刺史的願望將落空。

主簿問:“可打聽宗家情況了?”

管賢眼神裡透著“那當然”,立刻講述:“宗家戶主叫宗甸,在廷尉署任職,他妻子姓渾,擅經營,在洛陽東城有兩家店肆。宗甸有三子一女,要說親的是長子,名隱,十一歲。”

他再講述宗家有誰來平城:“一共來了四個人,主事的郎君姓門,是宗甸的表弟,也是宗家其中一店肆的掌櫃。隨行的媒婦姓羅,是宗家在居住裡坊找的私媒,見人先笑,很會說話。他們乘兩輛牛車來的,趕車的是夫妻倆,都是宗家店肆的廝役,屬下悄悄打聽了,這夫妻倆是僱傭的苦力,宗家無奴婢。”

主簿略思索,囑咐管賢該怎麼行事,實則是通過管賢教縣媒曹的主事吏怎麼做事。尉窈轉過年十歲了,一家有才女,百家爭相求,總不能讓管賢月月盯緊媒曹吧,再者,百姓婚娶是正當,要是傳出州府某官用權勢威脅平民請媒的風言就麻煩了。

再說尉窈,回到家時雨雪已停,天空仍烏沉沉,爾朱買題正和幾名契胡勇士在她家院裡卸著年貨,有虎皮氈、羊毛線、枸杞酒、各類果脯、鹿肉、熊肉、綿羊尾等等,全是秀容川的山貨。

這些勇士裡有一女子是買題夫子的妻子,姓鐵名奪狐,鐵奪狐幫著趙芷燒火煮肉,吃過飯後,尉窈跟買題夫子同行往崔學館返。

路上,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契胡勇士引不少百姓注目。鐵奪狐的性格非常爽朗,她告訴尉窈,小時候她叫鐵奪蟻,當第一次射中野兔時,改名為鐵奪兔,後來能射中鹿了,就又改名叫鐵奪鹿,今年秋天能輕鬆射狐了,才改的鐵奪狐。

車隊行到人少的街道時,鐵奪狐唱起契胡族的古老情歌,買題夫子隨妻子歌聲而和,粗獷的樂調讓尉窈情不自禁想象秀容川的瑰麗風貌。

次日起,尉窈學新詩,補習落下的功課,一天就這麼些時間,原先她和郭蘊、柳貞珠還想著旁學《孝經》,不得不放棄。

但是有一門新基礎知識是必須要學的,便是雙聲語。

“雙聲語”是一種發音法,屬於“四聲反切”,常見的是“雙字、雙聲”的言談交流風尚,正為洛陽上層人士所推崇。也就是說,尉窈去洛陽後,“雙聲語”的說話法她可以不用,但是有權貴對著她這樣說話了,她得會用同樣的言談方式和對方作答。

時光流似箭,尉窈覺得每天都不夠用,等放了年假,她才知道臘月這段時間有四撥媒吏去她家提親,這四戶人家裡,包括前世至死都沒和離成的、被她深深厭惡的宗隱!

這時候宗家派來的四人二車,已經離開恆州境了,親事當然沒說成,他們不生氣尉家的拒絕,氣的是平城縣的媒吏怎麼長了一張那麼臭的爛嘴!

事情是這樣的。

平城縣署媒曹的媒吏少,他們等候了三天才請到媒吏。

縣媒吏帶著羅媒婦一起找到池楊巷尉窈家,羅媒婦先把宗家的情況大體誇了下,她敢發誓,她誇宗家的話句句為實!宗隱雖然沒念書,但絕非不識字,以後在洛陽署謀個普通小吏的職,加上宗家的財貲,供尉窈讀書沒有問題。

羅媒婦說完,縣媒吏開口了,先道句“咱平城人不誆平城人”,然後逐條把宗家的優點推翻!

“遠嫁啊!可得想好嘍,夏旱澇、冬雨雪,但凡天氣不好,千里迢迢的,尉女郎怎麼歸事父母?”

“羅媒婦,宗家那兩家店肆要是在東城的好位置,你能不提?想必在城門外頭吧?”

“宗小郎沒念過書,嘖嘖,尉女郎是詩章魁首啊,要是成了親,尉女郎說個山脊‘崬’,宗小郎得聽成敲鼓‘咚’!這跟唱詩給聾子聽有什麼區別?日子長了,得過成冤家!”

“至於宗家願意供尉女郎讀書,可是女郎自己家又不是供不起?呵,嫁到宗家能繼續讀書,講得真好聽,可是明明什麼都沒改變,就被蒙上恩惠,以後女郎多練一個字、多耗一張紙都得感激夫家!”

羅媒婦回想到這,氣道:“早知道是這種結果,再多給我兩千錢,我也不跑這趟!真是辱我的名聲啊!”

宗隱的表叔門掌櫃滿臉賠笑,心下犯愁,宗隱那孩子非常執拗,這次提親不成,不會死心的。

有人因瑣事煩惱,有人因理想即將實現而歡喜。

皇宗學、宮學徵講經儒生、講經女師的公文,於正月初發到了平城!皇宗學的徵召跟尉窈沒關係,但是宮學的講經女師,她有機會一試。

講經女師的學術裡有《詩經》。

公文中寫明,《詩經》女師按講學要求,又分為三品女史和誦授講師兩種。

尉窈達不到三品女史的條件,她只需考慮“誦授講師”。

《詩經》的誦授講師要求《風》、《雅》、《頌》至少通一部,因為她答的年考試卷被朝廷名儒閱覽,“尉窈”之名已經在這次徵召的名錄裡,因此尉窈不需要州級或郡級官長推薦,只要應徵,就可以動身去洛陽了。

此事也有不利之處。

“誦授講師”聽著好聽,其實就是普通的講師,不可住在宮裡,按每堂課結算俸錢,一旦講得不好,被辭退倒沒什麼,於聲名有損。

“阿父,阿母,我想應召!我有信心教導學生,倘若這樣好的機遇我都因為恐懼而不就,那現在的我便會被平城所有的詩學生嗤笑!何談將來呢?”

知女莫若雙親,趙芷打開一個個木箱,給女兒看他們攢的家產。“咱們在平城買得起一院兩屋,在洛陽也能買得起!”

尉駰則激勵:“年少本該踏青雲,如果人人都不勇於推行自己所學,世間的學習風氣必然轉向衰敗。窈兒,趁著年輕,趁著我和你阿母還強壯,不妨盡力展開翅膀,去更遠更廣闊的天地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