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嚼糖 作品

第181章 年考開始

 第四個答案是詩《卷耳》,此首詩裡僅從“觥”器,就可引申出鄉燕之禮。尉窈分別從《周禮》的《春官》和《地官》篇,以及《禮記》的《禮器》篇來證。 

 時間在一字一句一段落裡飛快而過。 

 午正,準時收卷。 

 每名考生都覺得腦袋發沉,可他們沒有多少休息時間,庖廚給他們端來飯食,匆匆吃過,去趟茅房,未時整,下午考就開始了。 

 相同的時間,司州、青州、齊州、燕州也在進行著緊張的年考,考試時間雖然趕在一起了,不過考題是各州出各州的。且由於各地教育水準不一樣,各州境只有繁華郡縣才執行新學令的正規年考,至於大魏的政治中心洛陽,在考試的學館少得可憐,僅有皇宗學和宮學。 

 遷都這幾年裡,朝廷一直在議,要將“皇宗學”改為“四門小學”,因為戰事的拖累,國子學、太學、明堂等等的集中呈報和規制爭論,造成了皇宗學依舊是舊名。 

 洛陽的宗室子弟逃學風氣盛行,今天都是被各家的長輩揪著耳朵過來考試的。未時正,紈絝們有的午覺正酣,有的用毛筆相互甩墨,等看到監考官齊齊起身向門口出現之人行禮時,已經晚了。 

 皇帝元宏和太子元恪進來,身後跟著彭城王元勰,廣陽王元嘉,任城王元澄,領軍將軍於烈。 

 呼嚕聲最響的頑童是元澄的侄子元世賢,這孩子還不是最丟人的,最丟人的是皇子元愉、元懷和廣陽王的女兒元燈明,這仨才從外面跑回來,一個個遮擋著臉、踮步貓腰,從後至前擠開宗王、太子、陛下,坐回自己的位置。 

 主監考是侍中崔光,幾名次監考裡,便有去平城行嘉獎令的袁翻。 

 元世賢被元永平推醒。 

 元世賢先是迷迷瞪瞪,等看清站在最前方的人是陛下和太子,他的伯父也過來了,立即擦乾淨口水,清醒。 

 皇帝閱看完考題,問崔光:“學了一年,出這種題?” 

 崔光垂首,就這種題,要是有能答出一半的,他姓名倒過來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