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滋生不滿

我們經常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決定政治,其實,在中國目前的社會形態和氣質下,應該反過來理解,是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

 

中國是熟人社會,是人情世故的社會,有人,有關係,有人脈基本可以決定大部分事情。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將近五十年,中國經歷了兩種經濟形式和結構,第一種是外貿經濟,第二種是房地產經濟,而即將要經歷的是第三種經濟形態,那就是國債經濟。

 

國債經濟這種模式的衍生是在目前經濟貧乏,全世界經濟內驅力不足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

 

中國的國債經濟模式,符合世界大趨勢,大主流,也符合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和目標。

 

【關於中國這三種經濟模式和形態的分析,在完結後的番外中會選擇性講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期待。】

 

當晚的酒宴官方得多,但出於禮節,常務周副縣長主動給在場的每個人都敬了酒,中途,縣委書記和縣長先後來敬酒,但並未坐下,僅僅和祝總交流幾句後便離開。

 

官場之人,喝酒走場是常態,祝總身處國企職場高位,自然明白。

 

並且書記和縣長先後過來敬酒,從待客之道上,已是給足了祝總面子。

 

酒宴散後,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祝總和助理返回了昆明,臨行前,祝總將項目副總朱明生和向小品喊到車前,低聲道:“李總這人不錯,你們可以深入交流。”

 

這句話已經暗示得很明顯,朱明生連連答應,道:“放心,祝總的朋友,我們怎敢怠慢。”

 

在柴寧的極力邀請和堅持下,李振海最終決定在岸渠住一夜,酒宴散後,朱明生拉著李振海去喝茶,而柴寧和餘長忙中偷閒,去中越邊境逛了一圈。

 

“事情基本已經成了,後面就看你們的了。”

 

餘長點點頭,道:“嗯,我知道。”

 

柴寧拉著餘長的手臂,將腦袋枕靠在她的肩頭,甚是不捨,許久後,她似想起了什麼,道:“明天李振海要去視察紅河分公司,接著順路去楚雄,這周我都會陪著他跑,我們估計要到12月份以後才能再次見面了。”

 

餘長看出了柴寧眼中的不捨,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口,道:“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前面就是中越大橋嗎?”柴寧第一次來岸渠,問出了心中疑惑。

 

“嗯,從這條橋過去,對面就是越南的老街。”

 

“有機會真想過去看看,從來沒有去過越南呢。”

 

“嗯,今年春節可以考慮。越南的沙巴、下龍灣等旅遊景點據說不錯。”

 

......

 

兩人逛了一圈,回到酒店時,李振海已經回到了房間,柴寧敲響了他的房門,道:“李叔,今晚還有什麼需要交代嗎?”

 

李振海見柴寧身後站著餘長,也並未邀請兩人進入房間,道:“事情基本成了,餘長,接下來你去找項目副總朱明生以及項目經理向小品。”

 

餘長點頭答應,有了李振海今天的站臺,事情不成那可就丟臉了。

 

交代了幾句,李振海便關門休息。

 

而站立走道上的兩人,見事情已成,看著彼此,心中滋生起了熊熊烈火,為了不打擾李振海休息,餘長帶柴寧回了自己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