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攪局

接下來的兩週,李銘,薛斌,方琳幾人都去做市場調研去了,而餘長交接元、鵝,平三地市場後,又與唐小清去了一趟塔區教育局。

 

陳海斌的態度相比上次似乎冷淡了很多,唐小清和他的對話,他回覆最多的是“嗯,哦,好”之類的詞,【並且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雙手交叉,一副慵懶的模樣】,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心理排斥和不耐煩的表現。

 

餘長知道,這是因為陳海斌被競爭對手做工作,甚至搞定了,達成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利益共同關係。

 

而事實確實如此,在後來的專家小組討論會上,他有意傾向慕正可公司盛鑫科技代理的產品,並讓專家小組討論一下,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意圖。

 

而關於第一輪測試入圍的產品帶有專家小組簽字的名單在年前已經送到了局長曾慶陽手中。

 

但曾慶陽遲遲未動,期間陳海斌向他彙報工作時,問道:“局長,第一輪測試結果已經出來,你看什麼時候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下一步工作自然是從入圍的廠家中選取每個系列對應的產品,這是最為關鍵的環節。

 

曾慶陽道:“塔區區委區政府目前正在和資方談,我估計快了,等那邊有消息,就著手下一步工作。關於產品選型測試的結果,我已經和區長彙報過了。”

 

局長只說彙報過了,卻不提彙報的結果,陳海斌不好直接問局長,至少要講政治,心裡雖然著急,卻也只能乾等。

 

而慕正可一直沒有閒著,他通過自己和公司的關係,期間向曾慶陽示好的同時也暗中施壓,當然施壓的還包括其他競爭對手,但這些壓力都被曾慶陽扛住了。

 

這些信息是第二次張天和曾慶陽密談的時候,曾慶陽透露的。

 

曾慶陽說:“大天,需要抓緊速度了,否則遲則生變。”

 

張天說:“二把手不急,我們急也沒用。再說現在最急的應該是一把手。這可是他在塔區的最後一個項目啊,年底就換屆了,何去何從,他比誰都著急。”

 

“天潤資本到底怎麼說,他們不是一把手的人嗎?上次常委會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怎麼還談不攏?”

 

至於為何還沒談攏,張天也不知道,不過張天認為天潤資本和一把手的關係也還沒有到同盟階段,或者天潤資本也在博弈,那就是對於一把手向書記能否更進一步,還不甚瞭然,因此以時間換空間,儘可能拖延。

 

一週後,財政局的局長毛寶昌傳出一個消息,該項目決定不招標,採用資方報價加造價核定的方式。

 

造價核定,就是委託造價公司對該項目的各系列產品進行核價,看是否超過正常的市場價格。

 

其實,造價核定就是走個過場,無非就是將該項目的程序從採購環節,法律層面合理化和規範化。

 

得知這一消息後,慕正可做出了一件事,他讓第一輪測試淘汰,或者直接未能進入測試的有些廠家打電話給財政局和教育局。

 

這就是所謂的攪局,將對自己不利的局面攪混亂,想以此來渾水摸魚。

 

說實話,從策略的角度而言,當發現自己落後競爭對手時進行攪局,將水攪渾,渾水摸魚,是正確的,但是他用錯了對象。

 

財政局的毛寶昌和教育局的曾慶陽都扛住了壓力,並且經曾慶陽之手,張天得知了慕正可的一系列操作,張天暫時選擇隱身,變成了那黑暗中制高點的捕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