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賭

 說話的這幾人都是之前讓許陽抄書的人。

 也算是好心。

 許陽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凌厲:“謝過諸位好意。”

 “只不過,諸位日後都是要登大雅之堂,如今卻和一個小人在一起讀書。”

 “日後回首,難道不會覺得往事不堪嗎?”

 眾人沉默下來。

 雖說皇帝不喜拉幫結派,但若是有人藉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攻訐。

 皇帝的心中定然會有所介意。

 更別說在朝為官,向來都是有“同窗”、“同年”之語。

 如此一來,若被人知道他們昔日與小人為伍,定然也會被同僚和上官瞧不起。

 一時之間,不少人看著姚啟的眼中有著牴觸。

 讀書人,最重要的就是名聲。

 不管是自己的名聲還是同窗的名聲。

 若不因姚啟的家世,恐怕早有人出言要他滾出桃林書院了。

 然而,姚啟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他瞧不起這些窮人。

 “許陽,你嘴皮子倒是利索的很。”

 “書院有書院的規矩,我也不佔你便宜,便比一比丹青。”

 “若是我贏了,你就從桃林書院爬出去,並且賣身與我。”

 “若是你贏了,本少爺也不欺負你,這三兩銀子,就是你的。”

 眾人譁然。

 姚啟說得好聽,然而根本就是在欺負人!

 許陽連讀書都沒有銀子,哪裡還會丹青?

 反倒是姚啟,從握筆開始,就學了十幾年的丹青了。

 “好。”

 聽到許陽的應答,眾人一愣。

 “許公子,你糊塗啊!”有人嘆了口氣。

 許陽回過頭去,那人正是李墉上次帶著一塊兒見他之人。

 他朝著那人微微一笑表示感激。

 事實上,他心中很有把握。

 前世,他外公是大學教授,專門研究歷史上畫家的筆墨。

 對於丹青一道,可謂是爐火純青。

 許陽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很多,對於歷史上的一些作品,更是信手捏來。

 年輕時候臨摹一些大家作品,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外人都辨別不出來。

 尤其是顧愷之的作品,許陽畫了十多年。

 再加上這段時日的抄書,他對毛筆的運用更加自然。

 或許達不到這個朝代作畫大家的程度,但是比起一個胸中有點墨的業餘畫家。

 許陽還是很有信心。

 “既然你答應了,那可不能反悔。來人,上筆墨!”

 姚啟很有信心,他已經調查過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