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440章 經費在燃燒


                 精神病院的分場大概花了二十天完成,接下來,劇組要面臨更大的挑戰,那就是公路追逐戲。

  這一場戲是t1000開著大卡車追楊瀚,t800騎著摩托來救人。

  這場戲最精彩的地方發生在洛杉磯的雨水河道里面。

  為了能夠順利拍攝,由聯美公司出面向政府申請,繳納一筆費用,把河水給截流,讓其改道,最後留出一段河道以便拍攝。

  劇組的人都被楊葉的操作驚呆了,難怪他說要耗資三億港幣來拍攝這部電影,還上不封頂。

  這踏馬每分每秒都在瘋狂地燒錢,還動不動就使大手筆。

  河道的水雖然被排空了,但是非常滑,在裡面騎摩托車、開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非常危險,更別說要拍攝追車戲了,這簡直就是在找死。

  這場戲還有一個鏡頭,楊葉要騎著摩托車從公路上直接飛入雨水河道,公路與河道的落差超過五米,簡直就是地獄級的難度。

  早在開拍之前,劇組就開了個會,大家一起討論拍攝方案。

  聽了楊葉想要達到的效果之後,猛龍特技隊的羅禮賢和柯受良都面露難色。

  楊葉問道:“做不到?”

  羅禮賢道:“如果只是追車也就罷了,但是分鏡頭劇本上面有國良哥開著卡車撞擊小吳驚的鏡頭,這太危險了。稍有不慎,小吳驚就會被捲到卡車底下去。”

  柯受良道:“吳驚年紀太小了,我倆都沒法給他做替身,也很難找到這麼小的摩托車高手!”

  吳驚這小子膽子倒是挺大,他當場表示:“導演,我的摩托車騎得很好,我可以自己來!”

  楊葉摸摸他的腦袋,笑道:“我知道你很勇敢,但是不能蠻幹,安全最重要。”

  楊葉想了想,說道:“分開拍攝,用背投!”

  吳宇森道:“背投的方式太過時了吧?而且效果很假,早就被淘汰不用了。”

  所謂背投,就是將圖像投影在汽車或其他物體後面的屏幕上,以模擬運動。

  比如說你在靜止的汽車後面掛一個屏幕,裡面的畫面是一直在播倒退的道路,那麼汽車看起來就好像一直在朝前開。

  這種技術在七十年代之前常用,隨著觀眾越來越追求刺激,製片公司為了迎合觀眾,就越來越追求實拍了。

  於是,背投的方法就漸漸被淘汰掉了。

  楊葉道:“想辦法把設備升級一下,把效果做得更逼真一點。”

  接著楊葉給出他的設想,道具組、燈光組、攝影組商議了一番之後,製作了一個特殊的裝置。

  它是一個圓形的軌道,懸掛在汽車上方,軌道上的燈可以向前或向後移動。

  移動的燈光反射在汽車和演員的臉上,可以給人一種汽車在移動的錯覺。

  所謂電影,就是利用光影來變魔術,這個裝置完美地解決了傳統的背投技術效果太假的難題。

  聊完追車的方案,接下來的重點就是飛車的方案。

  一輛哈雷摩托有兩百多公斤重,加上騎手,總重量超過三百公斤。

  從五米高的公路飛入河道,摩托車和騎手根本不可能承受住落地時的衝擊。

  這樣直接飛下去,騎手就算僥倖不死,至少也得落個終身殘廢。

  拍攝團隊相處的方案是吊威亞,掛纜繩。

  從空中拉一根纜繩,然後用一前一後兩根威亞把摩托車掛在纜繩上,人固定在車上,滑下去。

  這依然很危險,為了做出摩托車從空中飛下的效果,纜繩不能掛得太緊,一旦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身為主演,自然是不會冒這個險的。

  在原版電影中,是施瓦辛格的替身肯特替他完成的這個動作。

  而楊葉的版本,這場戲自然是柯受良給楊葉做替身,他是亞洲第一飛人嘛。

  不過,為了帶來最震撼的效果,這會是一個正面衝下來的鏡頭,要看見楊葉的正臉的。

  所以道具組特地製作了一個跟楊葉一模一樣的乳膠頭套,讓柯受良套上,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從那麼高的地方飛下來,是一個大全景,又戴著墨鏡,觀眾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只要使用剪接,落地時的特寫鏡頭換成楊葉本人騎車就可以了。

  當然,柯受良的命也是命,不能直接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