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328章 偶像的起源

  《小娘惹》每天晚上九點鐘播出一集,平常大家看完這集電視劇就該睡覺了,但是現在……根本睡不著啊,餓得慌,堪稱是深夜放毒。

  一時之間,新加坡的食閣、香港的大排檔生意都變得火爆異常。

  在香港,那些主打東南亞菜的餐廳忽然之間就客似雲來,香港市民看過電視之後,紛紛跑去品嚐娘惹雞、叻沙面線。

  這些做餐飲的,真的要感謝楊葉的八輩兒祖宗了!

  一部劇能引發社會轟動效應,收視率就可想而知了,打得無線的《決戰玄武門》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縱然有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湯鎮業等人無線的一眾青年才俊齊上陣,也是無濟於事。

  楊葉說道:“很快就會播啦!”

  王組賢道:“真的?在哪個臺?中視還是華視?”

  楊葉道:“臺視!”

  “太好啦,到時候讓我媽看。”

  空一格時代,金庸小說在臺灣是禁書,不過隨著兩岸關係緩和,金庸的小說在內地率先開禁,緊接著在臺灣也開禁了。

  金庸小說在臺灣被禁的原因非常之搞笑,據說是因為,空一格覺得桃花島影射了臺灣島。

  臺灣的三大電視臺中,中視率先引進了亞視拍攝的《天龍八部》,結果收視率爆表。

  於是華視就引進《神鵰俠侶》,同樣收視爆炸。

  臺視的想法則更進一步,它們決定自己拍攝金庸劇,於是找白楊公司購買版權,想拍攝《射鵰英雄傳》。

  白楊公司表示版權可以轉讓,但射鵰我們今年要拍,你另外選一個吧。

  

  臺視就選了《倚天屠龍記》,不出意外的話,年底就可以播出了。

  在談判的過程中,臺視的人見識到了《小娘惹》的火爆,就把這部片子買回去了。

  說起臺灣八十年代拍攝的金庸劇,雖然收視率都很高,在島上很受歡迎,但基本可以用“依託答辯”這四個字來形容。

  因為此時臺灣的影視製作水平和香港比起來遠遠不如,香港有亞洲最大的攝影棚,臺灣毛都沒有,拍金庸劇都不知道去哪裡取景。

  直到九十年代,臺灣可以去內地取景了,拍攝的金庸劇才算有些許亮點。

  ……

  臺灣演唱會結束之後,鄧麗珺前往印尼籌備雅加達演唱會,楊葉則帶著少女時代前往日本,和鄭東漢匯合。

  從今年開始,他們將把唱片公司開到日本去,創立青鳥唱片會社,正式征戰日本樂壇!

  而他們手裡的王牌,就是中森明菜和少女時代,半隱退的鄧麗珺則是唱片社的鎮山之寶!

  鄭東漢已經在日本做前期籌備,楊葉這次過去,就是要正式在日本推出少女時代!

  此時,日本的偶像文化正進行得轟轟烈烈,楊葉要來搞點新意思了。

  ……

  偶像文化誕生於日本!

  1971年,日本的音樂製作人阿久悠策劃了史上第一檔電視選秀節目《明星誕生》,開啟了偶像元年。

  這個節目每週邀請一些女孩參加唱歌比賽,由現場500名大眾評審和5名專業評審的共同打分,選出優勝者。

  三個月後所有勝者同臺競技,由演藝公司代表舉牌,表達簽約意向,舉牌最多的即為冠軍。

  這個節目的意義在於,讓成為明星的機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對當時日本的影響,大概相當於後世中國的《超級女聲》。

  《明星誕生》舉辦到第五屆,山口百惠橫空出世,成為那一屆的亞軍。

  隨後,山口百惠與第一屆的冠軍森昌子,舉牌最高記錄的櫻田淳子組成三人組合。

  因為她們正式出道時都是中學三年級,也被人稱作“花樣的中三生組合”。

  1977年在她們高中畢業後的聯合演唱會《畢業典禮的眼淚~出發》的宣傳中,第一次使用了“アイドル”一詞。

  自此,一種全新的演藝工種“偶像”誕生了,它的英文“idol”,實際上一個和制英語。

  偶像文化的一代目,毫無疑問就是山口百惠。

  她在七年的演藝生涯裡完成了唱歌、電視劇、電影,各種數據在日本芸能界的全方位碾壓,所向無敵,獨孤求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