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310章 獅城簽約會

  原時空洪京寶的福星系列和麥嘉的最佳拍檔系列票房都賣到飛起,但是一問賺了多少錢,他倆都不知道。

  曾志萎就會來事,把洪京寶和麥嘉拉到一起,說:“兩位大哥,我來開一部《最佳福星》,就可知你們最佳拍檔和五福星能賺多少錢。”

  你說洪京寶和麥嘉,一個是嘉禾的鎮山之寶,一個是新藝城的鎮山之寶,怎麼可能走到一起?

  但是曾志萎愣是把這件事做成了,最後洪京寶和麥嘉一人分了一千多萬,曾志痿自己都分了三百萬。

  所以嘉禾和新藝城恨透了曾志萎。

  ……

  正是因為麥當雄靠著一部撲街電影大賺特賺,這才吸引了就像世紀影業這樣的獨立電影公司的目光。

  讓他們想要擺脫嘉禾,轉而和楊記合作,就算在本港搶不到好檔期,他們也認了。

  如果能用楊記的銷售渠道,在海外賣片,反而更划算,因為楊記從來都是賬目分明,口碑極好。

  楊葉隨意和劉振偉談了幾句,就打發他去去找江志強去了。

  由於麥當雄搞出來的事,最近肯定會有很多小公司找過來,想要在白楊院線院線映片。

  這樣一來,對於嘉禾是雪上加霜,對於楊記卻是不堪負荷。

  

  因為,要上映的片子實在太踏馬多了,根本排不過來。

  為此,在集團內部開大會上,江志強彙報了一下開拓新馬市場的事情之後,鄭重提出:在香港要擴建院線。

  楊葉搖搖頭,說道:“目前我們在香港的戲院已經增加到了二十家,輻射全港十八個區,佈局已經很好,再增加也不過是重複經營。”

  在楊葉看來,每建一家戲院就要多加一大筆開支,但是一部電影的票房和觀影人次有極限的。

  目前香港520萬人口,單部電影最多調動的人次已經突破了260萬,超過一半。

  縱觀全球市場,這都已經是極限,再增加也增加不了多少了。

  既然如此,再增加戲院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四十年後,香港只有34家電影院,一年卻要上映三百多部電影,照樣排得過來。

  現在的香港一年才上映多少電影?

  江志強無奈地道:“這一點我也明白,但現在很多獨立製片公司搶著要和我們合作,可是我們根本騰不出足夠的銀幕給他們,如何是好呢?”

  楊葉卻道:“這個很簡單,引入競價模式就行了。”

  江志強一愣:“競價模式?”

  “簡而言之,就是讓他們花錢買排片。如果製片公司願意讓出更多的分成,那他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檔期,時段和排片。否則的話,就按規矩辦事。”

  江志強眼前一亮,頓時豁然開朗。

  楊葉又道:“還有就是,現在上映的電影多了,戲院的廣告位就不夠使了。從今年開始,戲院的立牌,海報、燈箱等位置都採取競價模式,製片公司必須花錢才能得到廣告位。”

  楊葉的建議為江志強打開了新思路,興高采烈的跑去制定相應的規則去了。

  黃錫照、江志強等人不斷往返新馬兩國,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績,輪到楊葉出馬了。

  三月底,楊葉攜趙雅之,連同黃錫照、江志強、蔡瀾等人正式出訪新加坡,和新廣總裁李作龍面談,並出席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