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277章 往死裡炒作

  “好久沒看了,等下我去買盒錄像帶,回憶一下。林清霞真的頂!”

  “這部《霧社起義》是戰爭片吧?估計又不打功夫了。”

  “打槍也好看啊,楊葉在《終結者》裡面打槍不拉風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上映啊,楊葉這吊毛每次拍一部電影都要拍好久。”

  “楊葉基本上是一年一部,所以他的電影才好看嘛,那些一年拍五六部的,全是大爛片。”

  ……

  臺灣!

  《中央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賽德克巴萊》獲得金獅獎的消息。

  “本報訊:

  民國七十年八月初五,西元1981年9月2日,第38屆威尼斯電影節在利多島電影宮落下帷幕。

  臺灣、香港合拍,著名導演楊葉執導的戰爭大片《霧社起義》獲得最高榮譽金獅獎。

  圖為楊葉導演和影后徐風聯手捧起金獅獎盃!

  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這是楊葉導演繼奧斯卡、戛納之後,第三次斬獲世界影壇頂級榮譽。

  巧合的是,《臥虎藏龍》、《霧社起義》都是和臺灣合作,在臺灣取景實拍,並且有大量的臺灣演員參演。

  據悉,《霧社起義》歷時五年,耗資三億新臺幣打造而成,是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恢弘的史詩大片。

  電影講述的是五十年前,臺灣原住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

  

  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的華文報紙也刊發了《霧社起義》獲得金獅獎的消息,楊葉之名再次響徹華人世界。

  其實,一座金獅獎而已,遠不比上當初連斬奧斯卡和金棕櫚轟動。

  更比不上當初暴打日本武道界,獲封“抗日英雄”的時候讓全球華人振奮。

  這次主要是炒作的好,由於楊葉的名氣太大,導致《賽德克巴萊》一入圍金獅獎,華人媒體就自發地報道起來。

  而且每天花樣翻新,頗有點勢在必得的意思。

  結果楊葉真的不負眾望,把金獅給捧回來了,自然一時風頭無倆。

  楊葉在威尼斯,每天都有華人媒體跟蹤報道,使得他早就注意到了這種情形。

  既然如此,他也就乾脆孤注一擲,推波助瀾了。

  一邊配合炒作,一邊就緊鑼密鼓製作拷貝,準備上映。

  也不等什麼賀歲檔,新年檔了,直接定檔中秋節,在港臺新馬四地上映。

  雖然中秋節香港不放假,臺灣卻是放假的,而且後面還緊跟著一個國慶日,算是不錯的檔期了。

  還有日本那邊,雖然楊葉獲得金獅獎不是什麼新聞,但是角川春樹那廝這段時間卻在炒楊葉和藥師丸博子的緋聞。

  所以,他也就趁著熱度,將電影在日本上映了。

  他計劃《賽德克巴萊》上映完之後,就立馬讓《水手服與機關槍》接檔上映。

  主打一個炒作,往死裡炒作!

  威尼斯電影節閉幕之後,楊葉一行又在威尼斯多待了幾天,和片商們簽好合同,才返回香港。

  《賽德克巴萊》實際上有三個版本。一個是一百五十分鐘的國際版,香港本土也是上映的這個版本。

  這個版本的整體節奏更加緊湊,刪除了大量的次要情節,使得主角莫那魯道的事蹟更加清晰。

  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看起來更過癮,更符合院線電影的味道。

  最後的結局也沒有原版那麼冗長,國際版的結局是莫那魯道等最後的五名戰士嚎叫著衝過吊橋。

  日軍開炮,吊橋被摧毀,戰士們被炸飛,電影到此,戛然而止。

  臺灣版是時間最長的,達到四小時二十分鐘,分成《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是最完整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