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179章 片尾的彩蛋


                 第179章片尾的彩蛋

  李行的電影工作室原本是臺灣大眾電影公司資助的,大眾電影公司是臺灣最大的私營電影公司,在島內有一定的影響力。

  經過商議之後,白楊電影公司注入了一筆資金,佔了60%的股份,大眾電影公司佔股30%,李行本人佔股10%。

  李行工作室今後出品的電影,將掛上白楊影業的片頭,並由白楊影業幫助海外發行。

  大眾電影公司和李行願意和楊葉合作,其實就是看中了楊葉的海外發行渠道。

  李行今年在金馬獎中大放異彩的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在臺灣豪取4000萬臺幣票房,是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臺灣電影。

  可惜他們海外發行渠道薄弱,除了在香港和新馬賣一賣,其他地方根本賣不過去。

  現在搭上白楊影業,就不一樣了。楊葉和陳龍的片子在海外都很好賣,他們的策略就是把其他片子搭著賣,而且就賣白菜價。

  那些渠道商為了拿到白楊影業的動作大片,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不要小看白菜價,雖然沒幾個錢,但是賣出去就是本事,就是吹牛逼的資本。

  這年頭又沒有網絡,經濟也沒有全球化,電影公司想把片子賣出去,就只能去參加世界各地的大型影展。

  歐洲三大影展就是世界各地的電影人趨之若鶩的存在,但他們的門檻也很高,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在沒有入圍的情況下,你帶著電影去三大電影節擺攤,風餐露宿跑一趟,搞不好差旅費都賺不回來。

  這時候大導演,大明星的作用就顯得非常牛逼了。

  60年代,港片的大製作,在南洋各國的版權費也就賣個兩萬港幣左右,而胡金銓的武俠片可以翻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