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趙雅之 作品

第122章 第二個弟子

  反而拍民初片最方便,穿件大褂,踩雙布鞋就行了,髮型都不用搞,主打一個方便又省錢。

  到了八十年代,民初功夫片大家都看膩了,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而現代戲香港市區又不讓拍,陳龍乾脆就滿世界跑,去歐洲,美國拍。

  這一無奈之舉,卻無意中打開了陳龍電影的格局,使得他的電影變得非常時髦,國際化,成為在世界範圍廣受歡迎的因素之一。

  主意已定,楊葉就在洪京寶的陪同下,前去拜訪影壇前輩趙樹。

  趙樹1933年在美國舊金山創建大觀聲片廠,拍攝了一部粵語片《歌侶情潮》,在北美的華人地區以及南洋引起轟動。

  1935年,趙樹將大觀聲片廠遷至香港,是香港彩色電影、立體聲電影、寬銀幕電影的創始人。

  他是後來到了退休的年齡,子女又不願意從事電影行業,才退出製片業務的。

  對於這樣一位影壇前輩,楊葉還是很給面子的,先讓洪京寶幫忙聯絡,說明意圖,看能否登門拜訪。

  而趙樹對楊葉這位蜚聲國際的影壇新秀,也很給面子,聽說楊葉想收購大觀製片廠,就親自邀請他在製片廠見面。

  楊葉和洪京寶驅車來到鑽石山,停好車後,走了進去。

  楊葉問道:“三毛,這地方有鑽石嗎?”

  洪京寶笑道:“這附近有個採石場,天天鑽石頭,就叫鑽石山咯。”

  “靠,居然是動詞!”楊葉哭笑不得。

  洪京寶感嘆道:“好久沒來這裡了,我12歲入行,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大觀片場的快餐1塊2毛錢一份,米飯管飽,我一口氣能吃十份米飯,賣飯的都怕了我了。”

  楊葉心說,那我也怕,都像你這樣,別人生意要不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