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落子

「二是嚴禁修仙者蠱惑凡人,以世俗的方式決出勝負便離開,免得垂死掙扎。」

這是他和玉朗冥思苦想之後,想出來的,唯一能為燕國百姓做的事。

將修仙者拉入局,在陣前對壘,自然能夠減少凡人傷亡。

排除修仙者的干擾,他們兄弟二人聯手,如果能夠帶領燕國一直取勝,也算對燕國百姓有一個交代。

正是沙家羽之前說過的,盡力而為!

洞府內沉默了片刻,他師父不置可否,只道:「下山去吧,立下大功,回到師門,自有豐厚獎勵。」

陶謄張了張嘴,慘然一笑,「弟子只想還燕國百姓一個盛世,不敢奢望其他。」

他不敢多言,叩頭告退。

玉朗默默站在一旁,正要告辭,卻被陶謄的師父叫住。

「尊師清風道長,老夫神交已久,敢論小乘、大乘之道,想必定是位得道高人。

「陶謄說尊師避世清修,老夫不願冒昧打擾,又因瑣事纏身,一直未能成行。

「你便代老夫向尊師傳一語。

「大變將至,世人皆在劫中。

「必要之時,還望道長不吝出手。當然,這種機會不會太多。

「尋常時候,不會有人打攪道長清淨!」

玉朗等了片刻,確定陶謄的師父沒有其他交代,恭聲應是,「晚輩定將話帶到。」

二人原路返回。

自始至終,沒有見到陶謄師父的真容。

下山途中,玉朗暗自沉吟。

局面沒有沙大哥說的那麼糟糕。

對於各方勢力,雲都天和落魂淵並非驅使如奴僕,也是要拉攏和打壓的,而不是傾盡門中高手,完全以勢壓人。

這才叫下棋。

被打壓如百里氏一族,師父顯然是被拉攏的。

從自己被陶謄勸下山,是一步妙棋,那時開始,師父的立場就已經有所偏向了。

師父可能早就看穿了他們的計謀,早有默契,所以毫不擔心。

想到這裡,玉朗徹底安定下來。

孰不知,他所思所想,終究淺了一層。

……

下山之後。

陶謄和玉朗心無旁騖,輔佐國君,勵精圖治,竭盡所能增強燕國的國力。

厲兵秣馬,迎接大爭之世。

戰爭如約而至。

北方的祁國悍然出兵,燕國不斷退守,卻不往北方增派兵卒。

玉朗坐鎮朝堂,陶謄率領大軍,一內一外,不慌不忙清掃燕國附近的小國。

短短三年,諸國盡皆臣服,燕國的國力強盛到頂點。

不僅燕國,整個人間都亂了。

大國吞併小國,大國內部分裂,大國之間攻伐。

吞併、分裂,隨處可見。

到這時,大梁國的奪嫡之爭仍未結束,國家隱隱有分裂的趨勢。

這背後自然都有兩方陣營在推動,明眼人都能看出修仙者的影子。

燕國一方面抵禦祁國,一方面和大梁國三皇子勾連,參與奪嫡之爭。

類似的情形,在人間屢見不鮮。

即使同屬一方陣營,也會因為爭功而出現矛盾,沒有人甘願屈居人下,總要分個勝負才會聯合。

人間狼煙四起,愈發混亂,隨處可見修仙者蹤跡。

在玉朗和陶謄聯手之下,燕國逐漸脫穎而出,版圖一再擴張。

倘若不是修仙界始終如一團陰雲籠罩在上空,戰爭的腳步無法停下。

燕國可能真要進入前所未有的強盛!

只不過,代價無比沉重。

……

人間處處硝煙。

修仙界廝殺不斷。

唯有秦桑的道場是一方淨土,不受影響。

秦桑麾下的戰力都被送下山,一時間,道場也變得冷清起來。

唯有一些留守的妖兵,每隔一段時間,兢兢業業在道場周圍巡邏。

山頂的洞府始終緊閉。

這一日。

石門悄然打開,秦桑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望向山外,目光彷彿掃過了整片火域。

停頓了片刻,秦桑伸手一招,岩漿中射出一道金線,正是火玉蜈蚣。

火玉蜈蚣成功渡劫,邁入第五變,外形變得更加威武、兇猛。

它是世間為數不多的五變火玉蜈蚣。

但在突破第五變之後,火玉蜈蚣並沒有出現其他的異變,水火神蜈更是沒影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