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 作品

第1430章:集腋成裘因何急、逆風前行、篳路藍縷

    因為在這裡沈淵不但傾注了巨大的財力,僱用了很多大明朝頂尖的人物,還設立了高效的獎懲制度來鼓勵研究。

    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沈淵給他們提供的思路,就是設計草圖。

    像是一個最簡單的手榴彈拉火裝置,一根銅絲打磨出毛刺,然後穿過火藥和沙粒混合的管子,組裝好了以後用力一拉,就可以使得火藥燃燒。

    這東西在現代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拉炮兒,基本上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可是他們也要拿著沈少爺的設計圖反覆試驗製造,才能保證將它運用在手榴彈上。

    說實話,沈淵看到眼前這一切已經很知足了,畢竟這是他從現代帶來的科技知識、嚴格的管理程序、合適的獎懲機制、還有海量的資金和人員才堆出來的!

    ……

    經過了老羅和郭滿小朋友的彙報,現在化學工廠的問題,還是集中在實驗室轉向工業化的矛盾上。

    實驗室裡可以用研發出來的玻璃設備進行化學合成,但是想將產品大規模工業化,卻有很長的路要走。

    所以現在化學部門的主要問題是需要壓力儀表,耐腐蝕、耐高溫的壓力容器和管道,才能將實驗室裡的一燒杯一燒杯化學品,變成小作坊式的一桶一桶……

    而鋼鐵和機械方面就相對省心了,但這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突破一個微小的科技節點,比如說一種特殊鋼材的研製,就可以使得整個機械生產的水準基礎更厚重一些。

    沈淵毫不猶豫地批覆了另外新建兩座生產型高爐的計劃……不就是錢嗎?老子豁出去了!

    然後他又仔細審核了白銅合金管道的試驗計劃……白銅就是鎳,把它和鐵融化在一起也就是不鏽鋼。等到不鏽鋼配方穩定了之後,他們就可以研製出不鏽鋼管道。

    沈淵想到不鏽鋼管道還需要連鑄連軋的無縫鋼管生產,心裡又是一陣擔心……重工業發展真是一環套著一環,啥時候能製作成功,真是讓人又期待又揪心。

    不過這種連鑄連軋的設備,將來還可以生產鍋爐管路,用在蒸汽機上面,甚至第一代火炮的炮管也將脫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