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清淺 作品

第188章 添妝

    白霆打算過了年就去北疆,在那邊安定下來後再接公主母子過去,郡主和蕭藝的婚期定在明年三月份,這樣白霆便不能送她出嫁了。

    郡主對這些禮節看得並不那麼重,笑著說無妨,反而公主絮絮叨叨的,說婚期這麼緊郡主的嫁妝都不好辦了。

    其實郡主的嫁妝從她出生後公主就開始給她攢,又有先帝給的體己,郡主自己賺的私房,還有禮部出的按郡主之制的嫁妝,還有帝后等人的添妝,這樣算來,郡主的嫁妝豈止是十里,百里都有。

    公主如今要給她置辦的無非是喜服喜被喜餅,傢俱重新上漆之類的。本來喜服內務府會辦好,不過郡主那麼別出心裁的一個人,尤其她的天衣閣何等繁花似錦,內務府置辦的喜服她怎麼看得上。遂自己畫好了花樣子,把圖紙送去金陵,杜鵑等人知道郡主要出嫁繡嫁衣,直接把天衣閣關了,一屋子裁縫繡娘在一處商討,務必精益求精。

    這個新年因著臘月裡那些事情,喜氣都被血腥氣沖淡了,不過皇帝除了個心腹大患,走路步子都輕快了些,又解決了蕭藝和郡主的親事,他覺的紫禁城的天空少有的亮。

    話說皇帝給郡主和蕭藝賜婚時,朝臣還扯了一番皮,御史說罪不及出嫁女,趙晴已經被賜了婚,趙家長輩的罪過不該算到她頭上,她和蕭藝的親事還能作數。

    不過也有人說,婚禮沒成,趙晴不算出嫁女,她是罪官之後,怎麼能嫁入皇家,親事當然應該作廢。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皇帝裁決,說婚禮之上趙晴指著蕭藝的鼻子罵,可見對這樁婚事很有不滿,他就不強人所難了,讓他們各自嫁娶。

    這個命令下達後,皇帝立刻又說蕭藝年紀不小,不能再拖了,他的外甥女朝瑰郡主正值妙齡,他有意聘作英王妃。

    這下朝臣又有話說,同姓不婚,郡主和英王同為蕭氏子女,如何能結親,這不是亂倫嘛!

    林國公立刻跳出來說可以讓郡主改回林姓,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就有人說當年林家薄待郡主,先帝才讓她姓蕭,如今改回林姓,豈非違逆先帝遺旨?

    那就姓白吧,跟她繼父姓。

    這下皇帝不同意,郡主和白家不和,她怎麼可能改姓白。不過明面上的說法還是要搬出先帝的,郡主姓蕭是先帝的意思,聖旨都還在公主府呢,這怎麼能改?

    然後朝臣就揪著同姓不婚這個梗不放,和皇帝扯起了皮。皇帝讓元寶唸了他收集來的消息,民間有不少同姓成婚的,只要不是同一支宗族的,或者同宗族裡關係很遠血緣淡薄的,同姓成婚並無大礙,官府都不管。那郡主怎麼就不能和蕭藝成親了,他們雖然同屬蕭氏皇族,但按血緣來說是表兄妹,表兄妹親上加親不是很正常?

    然後又有人說,表兄妹和堂兄妹按血緣親疏來說是一樣的,那為什麼表兄妹能結親堂兄妹不能呢?就是因為堂兄妹是同一宗族,自家人。郡主只是在家庭構造上來說和蕭藝是表兄妹,按血緣和族譜,他們應該是堂兄妹才對。

    皇帝總覺得這話似曾相識,貌似當年郡主拿這話來堵過他,現在好了,朝臣也拿這話來堵他,郡主不是鐵齒銅牙嘛,怎麼不上朝來自辯?

    皇帝心中痛罵郡主,嘴上卻不含糊:“你們也說了,表兄妹和堂兄妹在血緣上來說是一樣的,堂兄妹結親是亂倫,表兄妹結親是什麼?如果你們不同意英王和郡主成親,那麼朕乾脆下一道聖旨,禁止表親結親。”

    皇帝這是說不過就耍賴皮了,朝臣裡頭就有表親結親的,他們的子女裡也有,如果皇帝下這麼道旨,那他們的婚姻算什麼?

    所有人都是這樣,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時,那都是看戲的不怕臺高,怎麼熱鬧怎麼來,這一關乎到自己的利益了,全都噤聲了。

    蕭藝要和郡主成親就成唄,人雙方父母都同意了,他們就不摻和了。

    於是郡主和蕭藝的親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過了十五,白霆便要啟程去北疆,白老夫人拉著白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不讓走,郡主知道,她不僅有不捨,還有怨懟,怨白霆不拉拔白家子弟,去邊關博軍功竟然也不帶自家人去,他本來就是駙馬了,立再多功又有什麼用,還不如把資源分給有需要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