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供 作品

135、魯莽的正義人士

    在維多利亞時代, 女人只能算是半個公民,這也使得類似的慘案層出不窮。



    不但如此,一旦她們的丈夫背叛了婚姻,這些女人甚至不能夠和他們離婚, 她們的一切勞動所得, 也要歸丈夫所有。



    然而個人是無法與時代的洪流對抗的, 即使明白這並不公平,殘酷的現實也很難改變。



    而且格蕾絲本人並不精通法律,對於她來說, 法律的更改絕不可草率,因為任何法律都是有缺陷的, 如果貿然更改,帶來的未必就真的全是好處。



    這種法律上的變革, 不僅僅需要徵求民意,同時也需要專業人士結合國情與利弊, 認真地考量, 絕對不會像是普通人嘴上說的,大筆一揮就能更改。



    更何況以現在這種極端的男權社會, 女性想要為自己爭取權利, 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最讓格蕾絲覺得諷刺的是,女王本人身為大英帝國的最高領袖,本身卻是一個男權的擁護者。



    這位“讓英國再次偉大”的女王,為全國女性樹立的, 竟然是一副“賢妻良母”的榜樣。



    眼下, 格蕾絲和公爵大人雖然也同情肯特太太,但有一件事,卻更加讓兩人在意。



    那就是, 到底是誰打跑了肯特,而這個人又為什麼在看到人死之後仍沒有報警,而且還把屍體掩埋了?以及為什麼,這個人要給死者穿鞋?



    格蕾絲並不懷疑這個人的善良,因為不管怎麼想,那位先生都沒有害死肯特太太的動機。



    退一萬步講,肯特之前毆打肯特太太的時候,下手很重,如果這位神秘人士希望肯特太太死的話,更是完全不必自己動手。



    以肯特太太的傷勢,只要他袖手旁觀,肯特太太就一定會死。



    但是他卻衝了出來,和肯特打了一架,如果他不想管閒事,這就是完全沒必要的舉動了。



    根據肯特交代,當時已經快到半夜了,在只借助月光的情況下,他也很難辨認那人的樣子。



    再加上妻子的死亡給他的驚嚇,被打了幾拳的肯特根本就是暈頭轉向,稀裡糊塗地就跑了。



    他為警方提供的線索,也僅僅是那個人看起來是個體面人。



    工匠眼裡的體面人,自然是那種穿著長禮



    服,戴著高禮帽,拿著手杖的中產及中產以上的紳士。



    第二天,當格蕾絲和公爵大人再次來到米徹姆的時候,遇到了奧利弗夫人。



    她的臉色一片慘白,像是受到了驚嚇。



    守在這的警員告訴格蕾絲,奧利弗夫人是看見了馬廄裡的屍體,才被嚇成那樣的。



    格蕾絲覺得其中可能有蹊蹺,於是以新修道院的選址為話題,和奧利弗夫人攀談起來。



    公爵大人走在她身側,靜靜地聽兩人討論哪裡的地皮更加便宜。



    聊到一半的時候,奧利弗夫人問了格蕾絲一個問題。



    “克里斯蒂先生,如果一個人之前一直都在做好事,現在卻不小心犯了一個錯誤,他應該得到原諒嗎?”奧利弗夫人的神色裡充滿了不安。



    格蕾絲意有所指地回答道:“那要看錯誤的嚴重程度,如果那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恐怕就不應該得到原諒了,因為那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