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599章 思考

  “各地恥辱石碑和英雄石碑實行以來,恥辱石碑上榜了五百餘人,英雄石碑上榜了兩千餘人,在座的人大家好好想想,究竟想要什麼?

  我早就說過,當官和富裕不能兼得,想要權又想要錢,遼東是無法滿足大家這個願望。”

  “從今以後,我們所有的人都是一名工作人員而已。

  襄平不少小區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由業主自行決定小區如何管理?

  我們遼東政府就好比物業,天下百姓就好比業主,他們有權決定誰來管理?”

  劉恢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大家心口,這個比喻不好聽,也不高大上,細想卻是對的。

  “從三皇五帝到大漢朝廷,無一例外都是在想辦法加強中央集權。

  而遼東則反其而道之走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放權地方,讓他們來決定地方基層治理,不過,需要在法律範圍之內。”

  “或許有人問,如此一來,襄平如何管理控制地方呢?”

  不少人默默點頭,他們的確也是這樣想的。

  “那為何非要去控制地方?地方主官官員是由百姓選舉產生的,襄平應該更多是政策制定和監督。

  讓地方政府更多權力去治理,也要讓我們的郡形成競爭,這樣一來,百姓就有對比,知道孰優孰劣。”

  劉恢一直想要的就是分權,襄平權力過重,未來問題特別多,沒人敢反對,那樣一來,多年改革又回到原點。

  簡化審批是改革的第一步,建立規則,通過律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

  不少人眼裡非常吃驚,今天劉恢說的,無一不是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繼續分權,只有把權力縮小,法律放大,大家才能相對公平的處在一個空間裡面。

  “各級主官選擇,必須按照遼東的規則來辦,候選人制度必須有地方治理經驗。

  我們鼓勵經商,但不代表有錢可以為所欲為。

  商人想當官,也得從參加公務員考試開始。

  凡是走捷徑,不通過考試等直接成為公務員的,要追究相關責任,輕則以瀆職罪免職,重則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