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524章 爭奪人口

  人口大量增加,除了農業的發展,也帶來工商業進一步的發展。

  看到幽州的發展,冀州牧袁紹心裡不急是假的,不過,急並不能解決問題,他採用更加嚴格的連坐和保甲制度,只是讓他沒想到,百姓想方設法在逃離。

  人一旦聽說過光明,哪怕這束光微弱,人們依然會爭先恐後前往。

  幽州的政策對於冀州百姓來說並不陌生,幽州百姓除了擁有耕地外,他們所繳納的賦稅遠低於冀州百姓,幽州百姓還能在政府支持下,修建水庫、水車等,這會造成兩地糧食產量差距巨大,對於百姓來說,無外乎求個溫飽,幽州能夠給其他地方無法給予的,這樣一來,大家紛紛前往幽州就成了必然。

  遼東軍事實力強悍,冀州和幷州流失大量人口以後,他們沒有膽量找遼東,只能通過更加嚴格管控和宣傳,禁止百姓離開,須知,越是如此,百姓越會想到離開。

  幽州政策剛好相反,百姓願意離開幽州的,遼東政府不會阻礙大家,來去遵循自願原則,這就是自信,對自己政策的無比自信,因為他們知道,百姓在面對兩地政策時,會做出何種選擇?

  “使君,長期下去,幽州百姓會越來越少。”許攸當然明白百姓為何離開?只是,他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他不可能明說。

  對於這一點,袁紹心裡早就知道,只是,一直以來沒有更好辦法。

  “你們說說看,有什麼辦法阻止這些人離開?”

  逢紀拱手說道,“這些庶民和賤民,只能更加嚴格管控,不允許他們離開才行。

  凡是離開的人,他認識的人全部貶為奴隸,讓這些人互相監管,互相舉報,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大家離開。”

  逢紀的話是自古以來統治者的做法,他們不會找根源,他們通常做法就是為了管理而管理。

  “使君,元圖所言不錯,遼東那一套在冀州根本無法推行,自古以來,這些螻蟻就是為了給我們種田納稅,能讓他們活著,這些人應該感恩我們,現在卻想到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