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522章 劉焉被刺


                 許多內地的死罪及奸豪減刑後被移徙到西南充實邊塞,落籍,然後又募徙內地漢人定居邊疆屯田自給,編組為軍,寓農於兵,以鞏固漢王朝對邊境統治。xbiquge.org

  邊疆設有郡兵和掌兵馬的長吏,屯田戍邊的軍隊以部、曲、屯的建制編組成,任命校尉、軍侯、屯遞相統率,有事出兵,逐漸形成官僚集團,對主將有人身依附的部曲,逐漸成為主將的私屬,邊郡的軍事長官就這樣把自己統領的兵馬變為家部曲或世掌部曲。

  南中各郡,東漢時期隸屬於益州刺史管轄,刺史和郡縣長雖然是中央王朝任免,但郡縣僚佐則由郡縣長官闢用本地漢人充當。

  邊郡的刺史、太守是統治當地土著民族和移民群眾的官吏,他們或由儒科進階,或由郡吏入仕,在仕途中巧取豪奪,成為著籍南中之移民中的暴發戶、豪門世族,他們既擁有耕田,又有作戰的部曲武裝,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有強大的勢力。

  與王朝統治者互相利用,又互相爭奪,為郡邑當權派,並世代相承,因此,東漢末年,南中已出現了不少世家豪族。

  這些地方大姓勢力盤根錯節,形成門閥政治,其與郡守、夷帥的關係十分微妙,既相互利用,又不時發生矛盾衝突。

  當王朝、郡守勢微時,大姓就領兵自豪,別有企圖當王朝、郡守勢強時,則依靠太守,成為支持太守統治的重要力量。

  歷史上,三國益州郡的雍閭、孟獲等,朱提郡的朱褒、孟琰,永昌郡的呂凱,俞元縣的李恢等,都是從西漢以來進入雲南地區屯戍的漢族移民中發展起來的,經過世代定居,發展成大姓。

  尤其是雍闓,“恩信著於南土”,為益州郡最大豪強。

  …

  劉焉點了點頭,“劉恢如果想通過扶南國進入益州,首先就必須解決南中問題。

  南中各部矛盾林立,地方大族都有自己利益訴求,他們不可能,也不願意劉恢插手南中事務,只要我們從中挑撥,雙方矛盾就會加劇,短期,劉恢無力解決南中,那麼,益州也就無從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