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88章 新政前會議2

  聽到這裡,臺下很多人眼睛火熱,誰不願意青史留名?刻上去就代表永遠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的話說完了。”

  臺下所有人站了起來,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劉恢緩緩走下來。

  崔琰走到臺上,“接下來,公佈土地新政。”

  聽到這兒,所有人好像停止了呼吸。

  以劉恢的瞭解,現在大漢的土地還有非常多未開發。

  漢朝的一大畝相當於現在0.7畝,一小畝相當於現在0.3畝。

  現階段如果開發新的土地足夠養活天下百姓,但是,長此以往呢?新政是必須推行的。

  據史料記載,東漢進行了大量開墾荒田,西漢時期耕田面積為827萬頃,什麼概念呢?漢代一頃是50畝,那就是41350萬畝,相當於現在2.9億畝土地。

  綜合各方面來看,這個數據相對來說是準確的。

  而東漢的數據是多少?史料記載,就漢和帝一朝就開墾了732萬頃,東漢後期,耕田達到了2257萬頃,相當於西漢最高峰的2.8倍。

  按照這個數據計算,2257頃*50畝=11.285億畝,21世紀國家耕田紅線是18億畝。

  我們再來看,西漢時期農業主要以今天的華北平原為主,關中平原、成都平原、蘇北平原、紅河三角洲等小平原、谷底為主,其中華北平原就有31萬平方km,因此西漢數據是合理的。

  東漢數據則有不少水分,東漢對於東北控制不如西漢,漢武帝時期設置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在東西漢交接時期落入高句麗。

  人口方面,西漢時期最高6300萬人,東漢時期最高6500萬人,人口相差不大,耕地面積不應該懸殊如此之大。

  劉恢自己初步計算過,以現有生產力,只要拿下高句麗、扶余、三韓等,改革農具和培育種子,足夠養民兩千萬。

  “土地新政:

  一、遼東全境重新丈量土地。

  二、取消屯、裡,重新劃分鄉、村。

  三、各地豪族和地主,凡是以任何手段兼併百姓土地的必須還田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