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391章 韓城

 第391章 韓城 

 總部首長對於大青山遊擊總隊的工作十分重視,要求徐大龍將解放出來的10萬勞工儘可能地武裝起來。 

 為了加強遊擊總隊的管理,總部抽調了各級指揮員550餘人,加入抗日遊擊總隊,地下黨地方組織雁北行政公署來到了礦區,接管抗日遊擊總隊根據地的建設。 

 在總部的幫助下,大青山抗日遊擊總隊進行了擴編,改成大青山抗日遊擊縱隊,下轄縱隊部、直屬隊、三個遊擊總隊、12個遊擊支隊,總兵力65400人,擁有各種槍支23400支,各種火炮45門。 

 徐大龍暫時留任縱隊長,總部調來的高天明將任副縱隊長,馬振宇任參謀長。 

 遊擊縱隊成立後,面臨的第一個困境就是如何養活這麼龐大的一支部隊,不僅如此,還要加上大批的解救出來的礦工。原大青山游擊隊儲存的物資,再加上燕北行政公署籌集的物資,只夠維持這些人一個半月。 

 徐大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部隊的供應問題。不僅如此,燕北行政公署下屬一共13個縣,土地都十分貧瘠,當地自給自足都做不到。如今已經到了秋天,如果不能夠籌集到大批的過冬物資,用不著日偽軍的大軍前來圍剿,也熬不過這裡寒冷的冬天。 

 徐大龍、孫德勝、高天明、馬振宇經過研究,決定主動出擊,集中大青山遊擊縱隊的主力,籌集過冬的物資。 

 這天上午,孫德勝和魏和尚的騎兵支隊和特戰中隊率先出發,徐大龍、馬振宇率領著兩萬名游擊隊員,乘坐運煤的火車開往大同。 

 留在大同城裡的日軍主要有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部、直屬隊、大同鐵路守備隊等6000餘名日軍。 

 dt市的城防異常堅固,抗日遊擊總隊缺乏攻堅作戰的經驗。為了避免遭受慘重的傷亡,徐大龍採取圍三缺一的戰術,指揮部隊從東西南三面向大同城發起了進攻。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日軍放棄了大同城,途經臥虎灣, 

 向天鎮方向撤退。 

 日軍在撤退的過程中,遭遇了孫德勝率領的騎兵支隊的襲擊,又扔下了幾百具屍體。 

 臥虎灣地形複雜,為了避免游擊隊的騎兵遭遇重大傷亡,孫德勝也停止了追擊。 

 進攻大同的戰役,抗日武裝消滅了三千多名日偽軍,攻佔了大同,繳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以及各種物資。籌集到了基本上可以滿足抗日遊擊縱隊過冬的物資。 

 為了避免遭遇日軍的圍攻,徐大龍等人在大同城裡休整了三天,然後主動放棄了大同退往礦區。 

 筱冢義男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對付抗日遊擊縱隊,聽說他們竟然攻克了大同城,非常的憤怒。他現在已經不再認為,這夥遊擊縱隊只是由戰俘和勞工暴動組成的部隊那麼簡單了,認為裡面一定有地下黨抗武裝的骨幹力量,並且有高明的指揮員在那裡指揮。 

 他立刻從太原城裡派出情報人員前往大同,對抗日遊擊縱隊的情況展開了調查。 

 調查的結果讓他十分震驚,那裡不僅出現了大量的地下黨抗日武裝的騎兵,而且帶頭的人就是那個令他無比頭疼的徐大龍。 

 他一看到這個該死的徐大龍就頭疼,不明白為什麼哪兒都少不了他,實在是太可惡了。 

 當初徐大龍只帶了一小隊人馬,就將馬武山根據地發展壯大到了那種程度, 

 如今的徐大龍手下有數萬人馬,如果能夠給他充足的時間,他一定會將這支部隊帶成一支可怕的抗日武裝力量。 

 筱冢義男決定不給徐大龍發展壯大的時間,立刻組織部隊前來圍攻抗日遊擊縱隊。 

 總部對於抗日遊擊縱隊的情況十分關注,指示地下黨的情報組織為徐大龍提供相關的情報。 

 不久以後,徐大龍就掌握了日軍兵力調動的情況。 

 如今筱冢義男的第一軍兵力捉襟見肘,他能夠抽調的兵力只有第102師團的一個步兵旅團、第110師團和第112師團各一部,總兵力21000餘人,再加上黃協軍第二師,大約8000多名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