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六百零八章 根據地保衛戰


伏牛山區根據地初創階段,內部還不穩定,不僅不能夠支持主力部隊作戰,大量繁雜的工作還要牽扯主力部隊的精力。

 
按說此時是最虛弱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日偽軍大舉進攻,八路軍基本上得不到根據地民眾的支持,主力部隊作戰時也就沒有依託,與日偽軍作戰沒有地利和人和的優勢。主力部隊一旦被迫離開根據地,根據地裡面的民眾反水也很正常,那麼建設根據地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根據地的百姓們也會失去對八路軍的信任,再想重新開創根據地難度要提升很多。

 
徐大龍帶來的先遣支隊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如果能夠趁著徐大龍他們現在仍然在伏牛山區,和他們一起抵禦一次日偽軍大規模的進攻,對新開創的抗日根據地,將會起到極大的作用。

 
徐大龍等人就要離開了,丁偉當然希望徐大龍他們能夠再留一段時間,跟他們一起再打一場硬仗。可是人家剛剛幫助他們打下了日軍的機場,如果再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就有些過分了。

 
丁偉是不好意思開口了,於是他就想著向日軍主動發起攻擊,逼迫日軍提前向伏牛山根據地發動大規模地進攻。徐大龍的先遣支隊就在這裡,他們不可能袖手旁觀,一定會和伏牛山軍分區的主力一起打退日偽軍的進攻,這也就達到了丁偉的目的。

 
就在徐大龍等人跟地下黨方面進行聯繫,尋找可以用來搜繳日偽資產的目標的時候,伏牛山軍分區的部隊卻朝著南陽方向的日軍發起了攻擊。

 
南陽方向的日軍正在與退往大別山的果軍部隊交戰,丁偉人派出的部隊等於在他們的背後插上了一刀,日軍惱羞成怒,不得不抽調部隊對伏牛山軍分區的部隊發起了反擊。

 
駐紮在南陽的日軍第22師團第44旅團奉命進攻丁偉的根據地,日軍的前鋒已經過了豐南縣,戰鬥一觸即發。

 
面對著嚴峻的形勢,徐大龍等人不得不暫時放棄了他們搜繳日為資產的計劃,專心與丁偉配合,投入反掃蕩作戰。

 
在商討作戰方案的時候,丁偉提出這一仗最好是在敵佔區打,避免日軍進入抗日根據地,造成嚴重的破壞。

 
這樣一來,戰鬥的困難程度就更大了。日軍的兵力龐大,八路軍又不熟悉敵佔區的地形和民情,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勢,可以說是兵家大忌。

 
徐大龍卻沒有想那麼多,他也認為伏牛山軍分區剛剛創立,如果發生戰鬥,一定會遭受嚴重的破壞。如果八路軍保護不了根據地的百姓們,百姓們也會失去對八路軍的信任,未來再想重新開創根據地,困難要多得多了。

 
因此徐大龍也同意了丁偉等人的作戰構想,至於具體的作戰計劃,丁偉和伏牛山軍分區的領導們都表示聽從徐大龍的意見。

 
徐大龍經過認真地考慮,覺得日軍前來進攻的也就只有一個步兵旅團,機場已經被摧毀,日軍也得不到空軍方面的支援,而伏牛山軍分區的主力部隊可以抽調出來作戰的能夠達到1萬人,再加上自己帶領的先遣支隊,在兵力上也不吃虧。儘管選擇在敵佔區作戰,他認為還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為了弄清楚敵佔區的情況,徐大龍聽取了地下黨方面提供的情況,接著就要去親自勘察地形。

 
丁偉也表現得十分積極,他和軍分區的參謀長陪同著徐大龍在特遣支隊的護送下,進入敵佔區去勘察地形。

 
徐大龍等人花了一天半的時間,騎著馬連續奔走了100多公里,最終選擇了一處戰場,準備在此迎擊日軍的第44旅團。

 
徐大龍制定的戰役部署,是丁偉的部隊在伏牛山軍分區十字嶺一帶,構築防禦陣地,阻擋日軍的進攻,在這裡跟日軍打消耗戰,挫敗日軍的銳氣。

 
由先遣支隊對日軍進行襲擾作戰,疲憊日軍,逐步削弱日軍的有生力量。

 
伏牛山軍分區留下兩個團的預備隊,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突然向日軍發起進攻,然後實施全線反擊,一舉擊潰日軍,條件許可的話就全殲這撥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