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有成功商人的潛質

 
賓客們紛紛查看自己手中請柬的號碼,獲獎的人紛紛發出了驚喜的叫聲。

 
在送完了中獎的茶葉大禮包之後,在眾人的期待當中,周明德又宣佈了新一輪的搖獎。

 
他宣佈將有四位幸運的嘉賓,將會獲得價值58大洋的頂級大禮包。

 
這一次請出的抽獎嘉賓,是太原城維持會的高副會長,他抽取了號碼球,宣佈了凡是邀請函編號尾號為55、66、88、99的貴賓,將會獲得價值58大洋的頂級大禮包。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洋的購買力是驚人的,太原城一個普通的公務人員一個月也只有幾個大洋的月薪,這一份大禮包的價值,相當於他們一到兩年的工資,禮物不可謂不重。

 
那些幸運地獲得了大禮包的人,興奮得歡呼了起來。

 
新產品發佈會是成功的,太原城各大報刊都競相做了報道,在太原城裡引起了民眾的熱議。

 
一時之間,人們都以擁有這樣的頂級大禮包為榮耀。很多人購買了這樣的大禮包,專門是為了送禮之用。

 
禮物的名貴是公認的,因此很受收禮者的喜歡,一時之間成了送禮的標配。

 
很快大禮包也流向了山西的其他城市,外地的客商蜂擁而至,商社的大禮包供不應求。

 
在商社的小會議室裡,周明德拿著一個裝了茶葉的鐵盒,感慨地說道:“茶葉還是原來的茶葉,經過了包裝,再加上宣傳,竟然變得如此的搶手,真是不可思議。”

 
周明德的舅舅馬志新如今是商社的賬房先生,他說道:“包裝的費用以及廣告宣傳,還有新品發佈會所有的費用,平攤下來,每一份大禮包也不過值三、四個大洋,竟然能夠賣出這麼高的價錢,這利潤也太大了。我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大洋兩斤的茶葉以前都賣不動,現在葉能夠賣到這麼高的價格。”

 
徐大龍笑道:“這你們就不明白了,茶葉還是原來的茶葉,喝起來也差不多。但是人們買的實際上不是茶葉,而是大禮包所代表的品質,他們買的不是茶葉,而是面子。”

 
徐大龍雖然並不擅長經商,但是他畢竟是後來人,在自己那個時代一個女士的包包,動輒幾萬、幾十萬,材料還是那些材料,製作工藝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只不過上面有著名的商標,他要的就是品質,要的是禮品代表的身份的象徵。

 
周明德說道:“大隊長真是看透了人心。所謂功夫在詩外,看來經商不能僅僅盯著商品本身,格局還是要進一步放大啊。”

 
馬志新說道:“這次咱們是發了大財,現在產品供不應求,應該加快生產速度。”

 
徐大龍搖了搖頭,說道:“不行,不僅不要加大產量,反而要進行限制。從明天開始斷貨五天。”

 
馬志新顯然還沒有弄明白徐大龍的意思,他說道:“這怎麼行呢?有不少人,我們都已經收了人家的定金了,不給人家是要賠錢的。”

 
周明德卻明白了過來,他拍手說道:“好主意啊。賠錢就賠給他們好了,不僅要賠給那些客商錢,還要在報紙上公開向客戶道歉。”

 
魏和尚和鄭喜榮仍然有些不明白。

 
林雪瑩卻笑道:“這可真是好主意啊!這樣一來,更增添了供不應求的氣氛,不愁茶葉不能夠持久地銷售下去。”

 
徐大龍衝著林雪瑩伸出了大拇指,笑道:“雪瑩就是聰明,有當女奸商的潛質。”

 
林雪瑩呸了一聲,說道:“你才是奸商呢。”說完格格嬌笑了起來。

 
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玩笑過後,林雪瑩說道:“商社如今出名了,難免會被各方勢力盯上。還是要做一些防範的準備的。”

 
周明德點頭說道:“人怕出名豬怕壯。商社如今賺了錢,肯定會有人眼紅的。大隊長,我想拿出一部分資金通過我的叔叔打點一下太原城的上層人物,你看可以嗎?”

 
徐大龍說道:“就應該這樣。你們一定要在太原城裡站穩腳跟,跟城裡的上層人物走動,獲得他們的保護。有機會的話,還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具體該怎麼操作你們自己掌握,不必事事請示。”

 
不久以後,中條山指揮部派來的工兵部隊到了,帶隊的還是老朋友第137師的副師長李振東,他不僅帶來了一部分工兵,還帶了來了一支由20人組成的精幹的突擊隊。

 
徐大龍他們出城跟李振東等人見面,商討了挖掘地道的一些細節,當天晚上就展開了行動。

 
太原機場的下面是厚厚的黃土層,很適合挖掘地道,進展十分順利。不過地道畢竟是太長了,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挖到機場的下面。

 
此時日軍的機場已經開始使用了,並且對中條山展開了兩次轟炸,給果軍的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付將軍發來電報,要求徐大龍、李振東等人加快速度,儘快摧毀日軍的機場。

 
李振東親自下了地道,督促那些工兵們加快施工速度。終於,在五天後將地道挖到了指定的位置。

 
接下來的運送和安裝炸藥等都很順利,很快就準備就緒,準備起爆了。

 
為了方便負責起爆的人員安全撤離,徐大龍和李振東決定明天凌晨兩點正式起爆,負責起爆的是果軍第137師工兵連連長,他帶著兩名士兵留在地道里,最後一次檢查起爆裝置,等到夜間撤離地道。

 
沒有想到意外卻發生了。

 
這天下午兩點,一群日本兵來到了河邊,他們脫下了衣服到河裡洗澡。

 
遠處小山坡上,負責監視的哨兵向徐大龍和李振東進行了彙報,他們二人急忙來到了小山坡上,用望遠鏡觀察河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