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

 第348章大明內閣制

 第三百四十八章大明內閣制

 大明洪武年間的官兒,比起大明中後期來說,那是真的不容易。

 平日裡當差辦事提心吊膽就不說了。

 關鍵是大明初立,很多政策都是朱元璋拍著腦袋想出來的。

 或許這裡邊有朱元璋的考慮在,但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朱元璋的搞法“很不傳統”!

 儒家千百年的傳承,實際上就是官員們的傳承。

 對於官場、對於科舉、對於學問,任憑朝代怎麼更迭皇權怎麼爭鬥,那一套東西實際上都沒怎麼變過。

 哪怕是元朝時候,外族入主中原了,最終也只能按照之前的規矩弄科舉、弄官制。

 可不曾想,到了大明,這個得國最正的漢家王朝,這開國皇帝不講武德啊。

 朱元璋可不管你儒家是怎麼一代代傳承的,反正他覺著好的他就用,他覺著不行的那就必須改。

 沒二話可講!

 當然了,你也可以頭鐵不答應,甚至還可以暗戳戳的反對。

 然後朱元璋就會送你上刑場,然後立馬換一個願意當官願意聽話的來接替伱的位置。

 你看,就這麼簡單!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整個大明朝堂慢慢的還真就習慣了朱元璋時不時弄出點事情來了。

 可這次宣佈的兩件事,影響太大了。

 其一、官員招錄考試!

 這事兒他們剛剛經歷過。

 甚至他們中間不少人還親自參與到了其中,哪怕不是主要經手人那也是知道內裡的情況的。

 對於這次的考試,所有人都覺著不錯。

 既幫著六部迅速補充了一批堪用的人手,又讓六部都參與了進去,從禮部手裡分潤了些許功勞。

 可以說,大家都很滿意這次的招考。

 但這些都是建立在這事兒是一次性的基礎上的。

 若是把這事兒變成一個長期的差事,那裡邊包含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更何況,聽剛剛朱元璋吩咐的情況,要做成一年一屆。

 好傢伙,科舉可是才三年一屆呢。

 三年一屆的科舉還得一輪又一輪的參考,過谷關斬六將之後才能拿下進士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