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老朱上上課

這不,因為禁海,大明便自我封鎖了對外拓展、掠奪的道路。

反過來,因為沒有外來財富和人口匯入,導致大明內部的土地兼併愈發的嚴重。

畢竟,沒有其他新型財路誕生的情況下,那麼土地就成了最最重要的資產。

哪位官老爺捨得放棄啊!

不是為了那點特權和好處,誰樂意當大明這個官兒啊!

而且,也正是因為禁海,導致大明國庫不僅少了關稅這一重要財源。

同時,海貿的巨大利益,全被沿海的鉅商、豪族給私吞了。

他們藉著禁海政策阻攔其他人下海,可自己卻把持著這條商路掙得可謂是盆滿缽滿。

這實際上,是把部分該由國庫收入的進項,徹底放進了私人的腰包。

更別說,因為禁海政策,導致大明的水軍幾乎名存實亡不說,還讓明朝中後期的倭寇徹底猖獗了起來。

那個時候的倭寇已經不僅僅是猖獗了。

大量在本子島上廝混不下去的浪人,但凡稍稍有點膽子的,就能來大明搏一把。

只要有船能穿過大海的阻隔,那麼面對幾乎不存在的海防以及地方糜爛的衛所,真就是予取予求。

更何況,哪怕是到了這等地步,還有那些慾壑難填的本土商家,不僅不出錢出力防範,還主動配合!

在明朝中後期倭寇鬧的最兇狠的時候,實際上有至少一半的所謂倭寇,實際上就是大明的某些海盜以及商賈勢力自己安排人假扮的。

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大明,在海面上已經不設防了!

這是何等的悲哀!

這顆藍色星球之上的人口、礦產、土地、糧食等等一切收穫,就這麼被歐洲老牌強盜近乎白撿一般的弄到了手。

可偏生,這個時代若是論國家實力的話,大明才是最強的啊。

無論是人口還是糧食儲備,乃至於軍事實力,各個方面算起來,大明都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