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五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

“你這當個縣尉,能幹點啥,學點啥?”

“咱怎麼就覺著不信呢?”

“還是說,這裡面惟庸有什麼旁的想法?”

朱元璋這人,有時候是真不給人面子的。

就好比現在,他心裡有了疑問以後,他真就當場發問了。

好在胡仁彬這會兒時間長了,慢慢也適應站在朱元璋面前的感覺了。

倒也沒說被朱元璋一句話給問得當場尿褲子。

他直接躬身一禮,規規矩矩的答道:“回陛下,此事確實家父曾叮囑過大概。”

一聽這話,老朱來興致了。

他對於胡惟庸,永遠心底裡是埋著一份警惕的。

因為他總覺著胡惟庸太聰明瞭。

對於這等聰明人,朱元璋甭管怎麼喜歡、信任,但心底裡總是帶著一份最“淳樸”的警惕。

這份警惕,同樣來源於他幼時一文不名時,所看到的各路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惡形惡狀。

他骨子裡認為好官絕對是有的,但不多!

因此,面對官員,尤其是聰明的官員,先把對方當壞人看,沒錯。

哪怕再怎麼覺著對方是好人,那也得留一手。

指不定哪天對方就墮落了,到時候就痛下殺手。

這樣不會讓自己太過煩躁。

而胡惟庸,就是他心目中好官、聰明人當中綜合排行第一的。

不然的話,朱標跟胡馨月的婚事,不會這麼的順利。

如今能在教育子女以及胡府將來的問題上,聽聽胡惟庸的看法,朱元璋這要是沒點興趣才怪。

胡仁彬既然在這裡說這個,那自然就沒想著藏著掖著。

“回陛下,家父對於草民的將來,在問過草民自己的意見之後,提出了三點。”

“其一,莫要做清談官員,嘴上事事精通,手裡事事稀鬆,於國於民一輩子也沒幹出什麼真正有用的事情來。”

“當這種官,不僅於國於民無利,最要緊的是,連自己都會慢慢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