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

而等到胡大老爺吃飽喝足,美滋滋的離開皇宮後,朱元璋一改剛剛笑容滿面的模樣,悵然的看著堆得老高的御案道。

“唉,惟庸不肯當丞相,那咱找誰當呢?”

“孃的,煩死了!”

宋利聽著朱元璋罵娘卻毫無波動。

畢竟,自家主子什麼出身,他難道不知道?

罵娘算什麼,早些年自己抄刀子砍人的事兒也沒少幹好吧。

朱元璋純粹就是在自言自語的吐槽而已,並不需要宋利幫著出主意。

這種涉及到丞相之位歸屬的問題上,誰說其實都沒啥用。

朱元璋乾脆走出謹身殿,坐在前邊的臺階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掰著手指頭開始琢磨起接任人選來。

胡惟庸不幹了,楊憲倒臺了,李善長已經在任上了。

那接任的人選,至少不能比他們這幾個差太多吧?

不然,貿然選個人上來,怕是還不夠他心煩的。

而按照資歷、官職、能力、名聲等多個維度掰著手指頭一算。

得,唯一一個有資格的就是汪廣洋了。

一想到汪廣洋這人,朱元璋多少有些不得勁兒。

怎麼說呢?

這人論出身的話,是自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就跟在身旁的老臣子;

一路走來,那也算得上有能力有功績的,不然也不會受封忠勤伯、

從受封的爵位就能看出,這是典型的信重之人。

而實際上呢,汪廣洋出身江蘇,還是元末時期的進士。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那都是人拿手好戲。

可以說,他是朱元璋起兵之時少有的“正統”文人。

畢竟,哪怕是在元末,能考到進士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啊。

偏生,汪廣洋不僅這些文人基本功嫻熟得很,在處理政務、機要上,同樣非常拿手。

就這樣,在朱元璋麾下汪廣洋一路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