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

此時大明各地的貢院之中,一個個考生,簡直就是人生百態的現場表演。

有學子,怔怔的坐在那兒,兩眼空洞的看著整張試卷,如同泥胎木塑。

這是徹底的心如死灰了。

也有學子,雙目盡赤,雙手叉進頭髮裡,死命的摳、死命的抓,彷彿這樣就能讓腦子裡蹦出些許靈感一般。

這是沒有靈感找不到思路的。

還有學子,嘴裡叨咕叨咕個不停,似乎下一刻就要寫出什麼鴻篇鉅製一般,可實際上到頭來屁都沒寫出來一個。

這是各種想法充斥腦海卻不知道怎麼選擇的。

說白了,這會兒坐在貢院裡的考生,就沒有一個不頭疼的。

甚至不少人,這會兒掐死胡大老爺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鄉試,跟之前的童子試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說童子試更多地還是考察學子的基礎知識,那麼到鄉試,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考核了。

可以這麼說,往常年份,鄉試之中的任何一道題流出來,那都是需要學子乃至好些老師琢磨半天才能答好的。

沒錯,鄉試就是這麼難!

可以說,相比之前的童子試來說,壓根不是一個次元的難度了。

如果用胡大老爺的比喻來說的話,那就是忽然之間從初中代數變成微積分的跨越。

足以讓普通人神志昏迷的那種。

為何眼前考場上那麼多崩潰的考生?

實在是因為他們第一次參加鄉試,壓根沒想到,哪怕拋開胡大老爺的題,他們實際上也不知道怎麼寫啊。

這一點無疑是非常令人絕望的。

因為誰都清楚,科舉,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也就是說,任何一道題,都只有大概的答題思路可以參考。

但具體的行文,得考生自己去想。

只是,甭管你文采如何的鼎盛,文風如何的漂亮,只要思路不對,那就一切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