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九十九章 馬皇后的關注

宴會,尤其是宮中的宴會,那自然是自有其規矩在的。

這不,宮內的各種準備就不說了,單說這受邀的賓客。

在接到這邀請函以後,首先要做的,便是第一時間回覆是否參加。

畢竟,不是每家每戶都樂意自家孩子去參加這變相的相親會的。

有的說不定這時候外間雖然沒流傳可實際上內裡早就給孩子定好了對象了的。

還有的,則是因為某些意外染了病或者身體不適的,那自然不能硬撐著去宮裡參加宴會了。

這要是給陛下或者皇后“過了病氣”,那可就是大罪過了。

因此,這時候所有受邀參加的人士,就得根據實際情況回覆一句,去還是不去。

不去的還得大概說明一下理由。

僅僅這一步,便得一天時間。

而後,便是那些確定要去的孩子,得在家中準備衣物、飾品。

別以為這事兒簡單!

女子之間倒也還好說,漂漂亮亮的過去就行了。

可男子呢,尤其是有志於在官場上走一遭的,那他身上的穿著打扮實際上就是在向朱元璋表達自家的意思呢。

文或者武,踏踏實實走親民、勤政路線還是一步到位科舉取士而後弄個清貴出身……

這些,實際上都不用開口說,單單看人來參加宴會的孩子身上穿著的是士子服、儒士服、家居服還是勁裝……

再加上腰間的玉佩或者障刀……

光是這些東西,其實就足夠傳達出足夠的意思了。

歐洲那些連個下水道和廁所都弄不明白的蠻夷,吹噓的所謂宮廷禮儀、社交風度,實際上咱們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經玩得滾瓜爛熟了。

只不過,這些東西,歷來就不是平民百姓所能瞭解的,實打實的得是傳承有序的大家族核心子弟才清楚。

所以,最終流傳下來的才會那麼稀少而已。

胡仁彬、胡馨月二人秉承著胡惟庸“低調、躺平”的要求,躲都還來不及呢,哪裡會搞出什麼反應自己訴求的衣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