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上書

 他本該對此人毫無印象,奈何對方與另一位廩膳生今日才因歲試只中四等而受罰,被江提學“停餼”,即從此不能再領官府的糧食或銀錢,除非下次歲試取得佳績,才有機會取消懲罰。

 聽到謝拾幾人的歡聲笑語,這位對比慘烈的方姓生員臉色更加慘淡,再見被簇擁在中間的謝拾如此年少,他不由哼了一聲,低罵一句,似乎是“少年得志便猖狂”?

 “哼!”耳尖的姚九成隱約聽到幾個字,衝著那道越走越遠的背影回以一聲冷哼,又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什麼人啊!”

 李道之道:“這人我認得,連同另一個被停餼的劉生員,都是附近私塾的先生。當初我險些便入了這兩傢俬塾門下唸書。”

 昔日他因沉迷算學不受私塾的老夫子所喜,便在父母的支持之下換了一傢俬塾。而這方姓生員與劉姓生員作為府學廩生,秀才中的佼佼者,開設的私塾毋庸置疑被列入候選,且排在私塾候選名單的前面。

 之所以最終不曾選擇這兩傢俬塾,原因在於……這二人簡直視財如命,學費比旁的私塾翻了一倍不止,這就罷了,衝著兩位廩生的真才實學,學費貴些也就貴些。偏偏二人吃相難看,就連每次童試與人做保都要收取高價保結銀,嫌收費太貴的其餘學子大不了另找他人,可本就在其私塾中唸書的學子又如何能拂夫子之意?最後也只能咬咬牙挨他們狠狠宰一刀。一旦一次未中,日後還得挨第二刀、第三刀。

 以李道之的家境,倒不在乎區區保結銀,但這等德行低下之徒,他卻不恥拜師。

 “高價保結銀?究竟是多高?”聽了李道之帶著淡淡不屑的話,張宥好奇地問。

 “……足足三兩。”

 “三兩?”謝拾吃驚不已,“貧苦人家,一年到頭也攢不了幾兩銀子,一次童試便是三兩白銀,多考幾次豈不是傾家蕩產?”

 ……若是傾家蕩產依舊不中,到頭來一場空。指不定整個家庭都會因此迎來毀滅!

 須知當初他參加童試時,替他作保的王秀才只收了三百文保結錢而已,方、劉二人竟然直接翻了十倍,這與斷人前途何異?

 顧懷璋幾人都是皺眉不已。

 他們原只以為二人利慾薰心,聽了謝拾的話才意識到,並非所有讀書人都像他們一般不用為銀錢發愁,眾多寒門學子本就是節衣縮食才能讀書,收取高價保結銀的行為,或許會改變這些人的一生。

 若說二人最多隻能“禍害”自傢俬塾的學生,可天下只有方、劉二人如此行事嗎?

 謝拾這才意識到,自己一路行來,遇到徐夫子、周知縣這些寬厚長者是何等幸運!而全天下又有多少人能與他一般幸運?

 同行的幾人皆是搖頭。

 “只停餼當真便宜了這等人!”

 “就怕他們失了膏火銀之後在別處找補,反而將損失的銀錢轉嫁給門下弟子。”

 儘管對此二人厭惡不已,幾人亦無可奈何。畢竟收取多少保結銀是他們的自由,既無礙於國法,其他人再如何厭惡也管不著。

 謝拾垂在身側的拳頭硬了。

 他自己能有機會念書全靠一家人的齊心協力,這世上還有更多人被剝奪了唸書的機會……而揹負全家人希望、好不容易得到唸書機會卻受此磋磨,與千辛萬苦即將走出荒漠時卻被推回去,又有何區別?

 ——讓被困荒漠的可憐人自己走出困境已是不該,這等惡行更是雪上加霜。如此下去,何時才能實現人人有書讀的目標?

 “我管不著,但有人管得著。”

 似有千言萬語不吐不快,他轉身朝自己的宿舍奔去,一時都忘了同其他人說一聲。

 徒留姚九成幾人茫然地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驚詫無比。

 “知歸這回真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