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回家

難得小侄子如此積極要念書,謝森哪有不應的?當下便找同村的人回去傳了口信,第二天,謝木、謝林兄弟二人就到鎮上來了。在集市上將這段時日攢的果子與雞蛋等物一併賣了,二人才到張家來接人。

本以為只是簡簡單單接個孩子回家,沒想到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堆大包小包的行囊。

幾匹藏藍色的綿布、十來斤白如雪的棉花、兩三斤豬肉和羊肉,還有一小包飴糖,一小包糕餅……一眼望去目不暇接。

此外,還有一個被謝森鄭重其事交到他們手中的包裹,掀開包裹一看,竟是好幾本整齊堆放的線裝書以及一套筆墨紙硯。

“這、這、這未免太貴重了!”

面對這大包小包、目不暇接的禮物,兄弟二人愣在當場,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推脫:“親家不怪拾哥兒叼擾這麼久已是夠體貼了,哪裡好意思收下這般貴重的禮?”

傳出去那不是在親家家裡連吃帶拿嗎?

“二位哥哥這可就想錯了。”謝森見他們誤會,無奈解釋道,“這都是拾哥兒買了,要帶回家去的。不單是家裡,我這做叔叔的,都收到了四歲小侄兒的孝敬,還有我媳婦和家中二老,可都沾了光。”

他臉上不由露出幾分欣慰和驕傲。

謝木謝林兄弟倆露出聽天書的表情。

“三弟你說,這些都是拾哥兒給家裡買的,不單家裡,你們人人都有份?”

謝森用“雖然聽上去很離譜,但這是真的”的眼神肯定道:“別這樣看我,我也只比大哥二哥你們早知道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前,當這堆肉類、布匹、零嘴被人大包小包送上門時,他也驚呆了好嗎?

謝木兄弟倆怎麼都不肯相信。

——是三弟瘋了還是他們在做夢?難道要他們相信,一個四歲小娃兒,到鎮裡來了十天,就尋摸到了買這麼多東西的銀錢?

謝森無奈擺手:“真不是我。”

“棉布二百文一匹,棉花六百文一斤,豬肉一斤二十文,羊肉一斤十五文……”

不愧是跟隨老丈人特地學過算賬的,再加上熟知物價,謝森不用算盤,就當著兩位兄長的面飛快算了起來。

“只這些肉和布合計便不止八貫。書倒是不貴,這一套《三》《百》《千》約摸二百來文,筆墨紙硯質量一般,大約八九百文,還有……”

還有餄糖、糕餅,謝拾送給他們一家的小禮物……謝森計算一通,得出個結果:“零零總總算下來,少說得有十貫吧!”

算完,謝森雙手一攤自嘲道:“二位哥哥看我像是能一氣花掉十貫錢的大方人?”

謝木謝林兄弟二人連連搖頭。

十貫錢!換成白銀就是整整十兩!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謝家人在田裡忙活一年,除去花銷之外,到頭也攢不夠十兩銀子。

謝森在酒樓做工也有數年了,十貫錢不至於拿不出來,但以他的性格,只會將這筆錢花在該花的刀刃上,絕不至於如此浪費。

給小侄子買書本和筆墨紙硯也就罷了,其餘那些,不年不節的,他們普通人家哪會這麼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