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乙字號專利證書

 吳淳夫過來的時候,剛好和這些工頭迎面遇上。

 正想問問怎麼還沒放假,就看到徐光啟從裡面走了出來。

 “老徐,他們這是咋回事兒。”

 徐光啟忙收起臉上的怒色,向他拱手解釋道。

 “回大人的話,一幫幹活沒夠的,為了四十文錢,連家人都不陪了,非得跑過來幹活,趕都趕不走。”

 吳淳夫聞言嘆了口氣。

 “哎!”

 “難得他們能有這份兒心,提前做一些出來,年後也能減輕一些壓力。”

 徐光啟點了點頭:“是,下官剛才跟下面人說了,這些天儘量讓他們吃的好些,也算是朝廷給他們的彌補。”

 “光吃的好不行,工錢再加二十文吧,回頭這邊賬上銀子要是不夠了,派人去工部支取。”

 吳淳夫說著,便在徐光啟的書桌後坐了下去。

 “本官這次過來,就是想問問你,那些機床能不能改一下,給船廠也配備一些。”

 “不然總靠著人力拉大鋸,也不是辦法。”

 徐光啟一直在負責火器,沒怎麼關注過造船的事,聽他這麼一說,才知道船廠那邊竟然還在靠著人工作業。

 “大人怎麼不早說,下官還以為.......”

 “算了,不說了,下官這就去找人過來。”

 說完,他便轉身出了值房。

 大明現在的機床,如今還停留在兩軸階段,即只有x軸和y軸,只能進行橫向或是縱向加工。

 雖然和後世的五軸機床完全就是天壤之別,但勝在結構簡單,製造也相對容易,這項技術在這一年多里,也徹底被匠人們熟練掌握。

 無論是製造,還是輕微的改動,都不再是什麼難事。

 徐光啟把人帶回來後,結合需求,當場便開始設計圖紙。

 金屬件相對較小,所以機床的尺寸一般都和普通書桌差不多。

 但造船就完全不同了,動輒就是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大件兒。所以,無論是刀具到檯面的距離,還是刀具自身的大小,都要做出相應的改動。

 好在加工木材的刀具普通鋼材足以勝任,就算性能差點,也可以用數量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