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只吃小米辣 作品

第22章 異樣





百姓不鬧事,府衙的官員們,再做好描補和掩蓋,糊弄住京城來的官員,也就萬事無憂。




也就呂衡不嫌麻煩,一人一人對著籍貫細算。




陸元樞半闔著眼,臉上不辨喜怒,淡淡地道:“繼續。”




呂衡聞言,暗暗垂下眉眼,話題轉到平襄府稅收上。




“平襄府的稅收,夏稅,秋稅,戶稅和地稅,並沒無故減少的情況,府衙裡的賬目,也是乾乾淨淨,瞧著似無問題。”




誠如宋平舒所言,賑災的事宜,本不必太子親臨。




陸元樞親自前來,除主管賑災外,主要是為查明,從平襄府流出去的錢糧。




一個月前,東宮得到消息,草原突然湧進大量糧食,疑似來自衡陽府。




當即就有暗衛,前往衡陽府細查,但在抽絲剝繭後,卻驚訝地發現,確實有糧自衡陽府出,但購糧的銀錢和人,源頭似是在平襄府。




朝廷明確規定,黃金,白銀,鐵器,鹽和糧食等,禁止販於外族。




凡行此舉者,皆以叛國資敵罪論處。




陸元樞點著椅子的手頓住,緩聲說道:“是沒問題,還是那些錢糧,本就沒有入賬?”




呂衡臉色一沉,顯然也想到這個情況。




平襄府為中等府城,其下轄的緊縣,戶稅在一萬五千兩,地稅在三萬石左右,而上縣的戶稅,是一萬兩,地稅一萬三千石,其中的中縣和下縣,相應的也會更低。




但倘若,平襄府要收的稅,超過朝廷的規定呢?




呂衡目光如鉤,心裡思緒紛轉,肅聲道:“若要查清,只怕需從各縣入手,只是這樣一來,恐怕會打草驚蛇。”




宋平舒擰眉,依據眼下的推測,說出他心裡的想法。




“多出來的稅銀和稅糧,總不會一直擱在府衙,他們能悄無聲息地運出,定是有特點的路線,各縣裡的文書,不好光明正大的查,何不如從這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