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絲的救贖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漲工資

 不只是女裝,銷量最好的應該是童裝。

 這個年代,童裝的款式遠沒有女裝那樣可選擇性多,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款,穿出去千篇一律的,一點特色都沒有。

 林母所做的童裝,乍一看也沒有特別顯眼的地方,不過小細節的不同,穿出來的效果自然不同。

 京市不同於其他地方,這兒的人有錢人多,追求生活質量的人也多,捨得給自己花錢,更加捨得給孩子花錢。

 童裝因為布料用得少,所以價錢方面可比女裝便宜多了。

 女童連衣裙,一條也就十來塊錢,最貴不超過二十塊錢,如果是上衣和褲子或者上衣和半身裙的套裝,價格就是二十到二十二之間。

 男孩子基本上都是上衣和短褲的搭配,價格也就是二十左右的樣子。

 女童的衣服,會根據布料的色系花紋,贈送同色系的頭花。

 頭花自然是林母用布料的邊角料所做,她之前賣過一段時間的頭花,以京市如今的行情,怎麼著也要賣到一塊錢一個,但是成本價麼,也不超過兩毛錢,贈送起來一點也不心疼。

 男童沒有頭髮,不贈送頭花,那就贈送手帕,同樣是布料的邊角料,只需要鎖邊就好,捎帶手的事兒,基本上不需要成本。

 但是卻能哄得孩子們高興,家長掏錢自然也就開心了。

 至於男裝,徐婉寧主打的手工定製的西裝。

 如今華國流行穿的還是中山裝,穿在身上板正,但是看起來太過嚴肅。

 一些接觸到外國文化的年輕人已經開始穿西裝了,但外國人的身形普遍比華國人高大魁梧,以外國製作西裝的手法,穿在華國人身上,鬆鬆垮垮的,反而顯得沒精神。

 而陳建斌所做的定製西裝,是根據個人的身形來量身定製,貴是貴了點,但穿在身上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之前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成衣店開業許久,一套西裝都沒有賣出去。

 但成衣店的名氣打出去以後,越來越多的人來定製西裝,陳建斌接到了二十多個訂單,每天忙的腳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