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光寒十四洲 作品

第219章 漢民族的民風到底是強是弱?大漢文人:儒漢主打一個以和為貴!




在大漢鐵騎的鎮壓下,四周的什麼戰鬥民族都得臣服!



不臣者,誅滅之!



殊不知此刻的大漢文臣中,看著天幕上對於漢族民風的評價卻是極為受用。



不錯。



儒漢主打一個以和為貴!



大漢天朝本就是一個包容萬民的存在,當今陛下的胸襟比天高,比海闊!



天下番邦莫不臣服!



如今儒道盛行,就連陛下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身為孔聖傳人的文臣們,本就認同以和為貴的思想。



回想起匈奴對大漢的入侵後,更是越發覺得大漢朝的民風的確稱不上彪悍。



反而頗為熱情好客。



沒看見對於那些臣服我們的番邦,咱都那麼熱情好客,和平友好嗎?



大唐。



太宗李世民看著這個話題後,忍不住摸著鼻子思索起來。



很明顯,這個問題的回答並非那麼片面。



戰爭?



遠的不談,就說最近的隋末亂世,咱中原漢人能不能打的問題自然不必多說!



每逢亂世也是名將輩出,即使是在東漢末年分三國,整個中原一鍋粥的時候,周邊那些蠻族也是被中原諸侯壓制!



曹操遠征烏桓,臨陣斬殺單于蹋頓,平定涼州,橫掃羌、氐,虎步關右!



孫權平定山越、夷洲、亶洲!



諸葛亮平定越巂、益州、牂牁、永昌!



可在太宗皇帝李世民看來,真正決定一國興衰的還是百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個飽經戰火的國家如何能保證百姓的安穩,如何能確定天下的太平?



“對天下萬民生計的治理成果,是江山穩固的根本!”



“評價一個皇帝,更應首重文治而不是武功!”



李世民的聲音帶著莫名的威嚴,瞬間就讓在場眾人噤聲,紛紛思索起了話中的深意。



然而此刻的李世民,卻是無端生出了一陣感慨。



別說其他人了。



就連他,此刻想的也只是,自己若能在後世人的口中得一個文皇帝的諡號那便好了!



因此,對於天幕上的議論。



李世民此刻也只能輕嘆了一句。



“中原漢土,自古就沒有百姓崇武一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