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還不趕緊登基 作品

第363章 悲觀

  劉伯溫冷笑一聲。

  負手看向正堂之外,身影消瘦單薄,他如今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

  他神色清冷的道:“楊憲貪權,妄想執掌中樞!他跟李善長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李善長懂上位,看的清自己的地位。”

  劉伯溫壓低了一些聲音。

  “你當李善長是無為之人?官居尚書左丞之後懶政?這是多麼可笑的笑話!李善長乃是當朝宰相,跟隨上位多少年?上位就是眨眨眼,李善長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如今之局面,看似複雜,實則明瞭至極!”

  “李善長站在楊憲的位置上是怎麼做的?不……,李善長還沒達到如今楊憲的位置!說他懶政?李善長最擅長表現自身的才德,如何會懶政?無非是坐如針氈罷了。”

  “李善長尚且不敢動御史分毫,楊憲卻動了!璉兒,御史是什麼人,你不清楚嗎?”

  劉璉整個人呆住。

  御史只是正九品小官,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算是史官。

  是皇家專用來記錄君王與大臣一言一行的史官,後來逐漸變成了進諫官員的稱呼,也就是糾正皇帝和官員言行的作用。

  殺御史,就是閉塞言路。

  想到此處,劉璉渾身一顫,遍體冰涼。

  楊憲難道真的要盛極必衰?

  “那兒子該怎麼辦?”劉璉問道。

  劉伯溫沉吟一陣,隨後道:“青田老家的祖墳需要修繕了,為父年老體衰不宜動身前往,你且替為父去吧!”

  劉璉臉色悲慼的跪下,隨後保證自己會好好修繕老家的祖墳。

  這種事,一般都需要辭官,因為大明朝沒有那麼長的假期。

  但是這種情況下,劉璉辭官是保住一家子人。

  劉璉跟那些官員混的比較勤,其實要說什麼有什麼苟且也並沒有,只是劉璉擅長筆書跟作詞,閒來無事就跟那些文官一起談論談論詩詞,也算是趣事。

  只是覆巢之下無完卵,這種情況,還是抽身比較好。

  劉伯溫本想去見皇后,不過皇后事先一步送來了手書,告訴劉伯溫不要輕舉妄動,不管怎麼樣,浙地文運傳承是不會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