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朱元璋的擔憂

  到了今天,很多商人來到大同就是為了進貨。

  “為何元庭推行的互市,就取不到如此好的效果呢?”朱元璋問道徐妙雲。

  徐妙雲站在一旁,輕聲道:“回父皇,兒媳認為,這是環境所致。”

  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王爺曾提出過兩個字,‘孵化’”

  “想要一個適合貿易,適合互市的環境,都需要進行孵化。而孵化的過程包括很多,其中最剛需的,應該是便利的交通跟長期經營的穩定。”

  “商會開闢商隊,也需要投資巨大的成本。他們需要僱人押運貨物,需要在運貨途中有可靠安全的休息地。也需要適合路況的馬車跟車伕。”

  “而便利的交通,則更加是貨物往來重中之重!”

  徐妙雲紅唇輕啟,目光坦然,神情自信。

  她雙手平放於小腹前,自若道:“元庭不止一次想要建立草原人和漢人的互市,可歸根結底,他們只是要斂財罷了。也就是王爺口中常說的割韭菜。”

  “商人心裡都清楚,元庭最是貪得無厭,到了至正年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增加賦稅。這種大環境下,商人人人自危,不可能在北方行商。”

  “加上元庭近幾十年沒有修復官道,各地官道破爛不堪自然也就沒有行商的大環境。”

  “而我大明則不同,大明官道暢通,又有明君當道。這互市的生意自然是長久而穩定!”

  朱元璋愣了下,隨後忍不住笑出聲。

  “妙雲丫頭啊,你這個兒媳,可是把咱這個公公給抬到天上去了!”朱元璋忍不住撫須大笑。

  對於徐妙雲這個兒媳,朱元璋那真是滿意的很。

  唯一有些讓他擔心的,就是她跟老三兩個人竟撞一塊,以後要是吵架那可不好收拾。兩個人都是心高氣傲,且心思縝密的人……。

  朱元璋打斷了自己的思緒,隨後看著徐妙雲道:“鋼廠的鋼材,怎麼樣了?”

  十天前,朱元璋去了大同鍊鋼廠,對於其中的鋼材那是驚為天人。

  中書省為了鑄造兵器的材料可謂是抓破了腦袋,大明鍊鐵量很低,各地的鍊鐵產業也不強盛,為了幾十萬斤鐵為難那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