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每次到關鍵時候……

  用老祖宗的靈位抽,抽的皮開肉綻。

  這事如何去說理?

  就算是不論這士子的對錯,單純去追求一個解決辦法,該向著誰?還是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無端毆打朝廷官員,該論罪處置。

  可百姓的老祖宗招誰惹誰了?況且事情到底是什麼情況,修路為什麼要佔用祠堂,一概不知。

  陶凱心裡跟吃了米田共一樣。

  這狗日的縣令寫的是什麼奏本,就這筆力還當官,你特孃的回家奶孩子吧!

  但一看署名。

  好傢伙,還是自己的門生。

  陶凱直接腦袋犯暈。

  這事向著誰都不行。

  福建當地百姓宗族意識強烈,一村子一寨子的人都是一個姓,族中族長二老三老,還有輩分排序井然有序,老幼尊卑更是嚴格。

  朝廷若是論罪,六百多號人連坐。

  可當地百姓會怎麼想?

  正因為其對老祖宗的供奉的和敬仰,若是朝廷熟視無睹此事,生出民亂怎麼辦?

  晉王斬班用吉的事在朝中鬧出了不小的動盪。

  古人做事,講究一個先河。

  若是開創了這個皇子在地方上斬殺三品大臣的先例,那以後地方官員哪個還敢做事?哪個還敢不畏強權?

  大明如今已經有四個王爺。

  以後還會有更多!

  若是王爺分封各地,那當地到底誰說了算?王爺說了算?那官員拿來做什麼?

  這一次,倒是沒有那麼多的淮西人和浙東人的爭鬥。

  這一次,是實實在在的皇嗣跟官員的爭鬥。

  胡惟庸也跟自己的中書舍人在閒聊時如此說道:“晉王殺班用吉或許是因為班用吉做錯了事,消息還沒傳回京城。但不可否認的是,晉王此舉直接打消了所謂晉王想要爭權的說法。”

  “一個不尊官員,不親武人的王爺,是萬沒有可能性接下如今大明朝國祚的。”

  這是一件在大臣眼中,在看官眼中的‘蠢事’。

  現如今大明朝的情況跟元末時不一樣,想要當皇帝走的路也不是一條路!

  元末時,朱元璋所行的道路是拉攏民心,親近武人,以金戈鐵馬立國。這是亂世的梟雄之道。

  另一條路,如今的情況,類似於唐朝李世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