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732章 張居正丁憂

  站在士紳的立場,皇帝派來徵稅的人是邪惡的,勇於反抗的人民是正義的。

  《五人墓碑記》背後,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抗稅運動。

  “最後他們贏了,崇禎年間南方送往朝廷的稅賦比大明前中期少了不知多少倍。皇帝連軍餉都開不出,只好上吊了。”

  說到這裡,晏珣唉聲嘆氣:“按理來說,我們也是有家有業的,應該站大地主豪商的立場。但沒有國哪有家?我不想剃頭,只好站皇帝這邊,保障國庫收入。”

  張居正選擇追繳稅賦,晏珣選擇海外開源,目的都是幫國庫攢錢。

  他們的敵人,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晏鶴年聽完晏珣講《五人墓碑記》,笑了笑:“東林黨現在還沒形成,但這個群體一直都在。”

  晏珣說:“雖然如此,但君威隆重、朝廷凝聚力強的時候,他們還是比較老實的。”

  歷史上暴力抗稅的事,集中發生在萬曆年間。

  那時候張居正已逝,朝中高官的立場……很有問題。

  萬曆要求追究相關人員的罪行,大學士沈鯉卻站在抗稅集團的立場據理力爭,氣得萬曆絕食幾天抗議,嘆息:“這幫人為了搞錢連臉面都不要了,國家的綱紀怎麼就淪落到這種地步。”

  ……朱元璋若知道後代那麼窩囊,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甚至,隆慶若知道兒子那麼窩囊,都得氣活。

  晏家父子在議論張居正和稅賦,隆慶皇帝也在跟朱翊鈞說此事。

  “事情有些難辦啊!”皇帝嘆道,“攤丁入畝才開展了兩年多,若沒有太嶽強勢主導,朕擔心會前功盡棄。”

  有些事就得不怕得罪人的張居正去幹,換一個人效果就沒那麼好。

  “晏老師不是回來了嗎?攤丁入畝就是他提出的,可以讓他接手。”朱翊鈞說。

  皇帝詫異:“你不怕文瑄得罪太多人?”

  “不遭人妒是庸才,不遭人恨不成事。”朱翊鈞說,“不論晏老師得罪多少人,我總要護住他!”

  “好。”皇帝拍拍朱翊鈞的肩膀,嚴肅地說:“你要記住,臣子不負君主,君主也不能負臣子。無論是太嶽、文瑄還是其他人,只要是為國盡忠的,你都要護住!”

  你若背信棄義,將來誰還敢為你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