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666章 晏珣走了多久

  “用岳飛來比喻?不妥不妥!”

  茶樓上看報紙的閒人議論紛紛。

  “遼東武狀元李如松錯過對蒙古人的戰爭,戚繼光錯過下南洋,總感覺有人在下一盤大棋。”

  這個“有人”,當然是指英明神武的陛下。

  改革軍制,一直是皇帝心頭的大石。

  若猛然大刀闊斧地改革,會引起衛所軍戶制下既得利益者的牴觸。

  唯有潤物細無聲,一點一點地改變。

  要強兵,但不能培養出擁兵自重的軍閥!

  戚繼光加封太子少保這樣的大喜事,戚家罕見地高調擺宴席。

  晏家一大家子都過去慶賀。

  見到王徽,好些女眷簇擁過來。

  下南洋的隨行官員眾多,家人都牽掛著。

  “夫人,你可聽說南洋的情況?”

  “我家小叔也在船上,家裡人日夜向菩薩上香祈福。”

  王徽溫和地說:“雖然還沒有收到信,但我家老晏說一帆風順。”

  “有晏閣老的話,我們就放心了。”眾人頓時露出笑容。

  不信菩薩,還能不信晏公嗎?

  正在此時,戚府門外的鞭炮又噼裡啪啦地響起。

  眾人心中更是一陣火熱……下南洋立功能不能封少保啊?

  哦!自家男人是文官?

  那就封個太子少師吧!

  王徽走到戚繼光的夫人身前,笑道:“恭喜姐姐!”

  戚夫人拉著王徽的手,心中千頭萬緒。

  榮耀是榮耀,但眾所周知,在大明當官難,當武官更難。

  文官做到內閣首輔,也可以說砍就砍。

  武官做過少保,說不定哪天說貶就貶。

  如今赫赫揚揚,更讓戚家眾人警惕。

  擺酒不是為了炫耀,只是為了表示感謝皇恩。

  “等你家阿珣回來,也要大擺酒席。”戚夫人說。

  一旁有人接道:“那是必須的!我們議論著,小晏閣老應該能送回一船船的金子。”

  王徽和同行的王玉燕都沉默了。

  我們家阿珣是去傳播文明、送溫暖,不是去做劫匪的。

  雖然皇帝說了要找呂宋的金礦,可是茫茫叢林、人生地不熟,怎麼保證一定能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