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634章 他們飛上天了


                 沈一貫是隆慶二年的三甲同進士,那一科的狀元是反應慢人半拍的羅萬化。

  同科進士中,沈一貫走得比其他人快,與他的家世有關……他的祖父和伯父都是士林聞名的“布衣詩人”,家族在浙江文人中很有威望。

  現在,他不幸遇到人生的第一個挫折,卻並沒有喪失鬥志。

  人的一生很長,張居正有致仕的一天,晏家父子也會有倒下的一日。朝堂上歷來是新人換舊人,笑到最後的才是勝者。

  沈一貫離京那日,跟他同科的翰林都去相送。

  “知道你今日離京,晏掌院給我們放一日假,讓我們來送一送你。”

  “晏大人……我真要多謝他!”

  沈一貫神色複雜。

  他已經分不清晏珣對他是善意還是惡意。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沈一貫走出京城這個旋渦,也許並不是壞事。

  他並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他經歷多少風雲詭譎,才成為浙黨領袖。

  另一個他,除了在易學、莊子有過人的研究,對佛學也有一定造詣,將禪學寫進詩裡。而且,他還是明代第一個對天主教持開明提攜態度的首輔。

  學貫中西、通曉各派。

  ……

  晏珣帶著一群家人和晚輩,沒有像往年一樣去放風箏,也沒有去採蘑菇,而是看朱載堉放載人的熱氣球。

  因沈一貫調任南京,朝中有人說晏大人霸道。

  晏珣只能攤攤手,我真的是為他好啊!

  明明可以做一個學問家、思想家、詩人,何必去搞政治、留下歷史罵名!

  朱載堉被一群好奇的孩子包圍,耐心地講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相同,都是通過加熱球囊內的空氣,使其膨脹並逸散出來,球囊內的氣體密度變小,而外部空氣的密度相對較大,因此外部空氣對熱氣球產生向上的浮力作用……”

  “密度是什麼?”潞王朱翊鏐問。

  “我知道!晏老師以前跟我講過!”朱翊鈞立刻在一旁搶答。

  論博學,阿鏐跟他比,中間差著十個晏秋生加王衡!

  小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著新鮮事物,晏珣在附近摘了一些花,隨手編成一個花環戴在王玉燕的頭上。

  “好看。”晏珣端詳著自己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