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53章 慧眼識英雄


  上一次黃河在沛縣飛雲橋決堤,朝廷派出工部尚書朱衡去治河。

  現在黃河在睢寧決堤,還是派朱衡去治河嗎?

  朱衡功成名就,還有必要冒這個險嗎?

  成功沒什麼上升空間,失敗一朝回到進士前。

  晏鶴年向皇帝建議:“臣昔日跟潘大人一起治河,聽他說過一套治河理論,覺得很有道理。此次治河,臣舉薦潘大人。”

  上一次修河,潘季馴跟朱衡意見不合,工程進行到一半,潘季馴就因喪母丁憂而離職。

  晏鶴年跟朱衡的關係很好,但他也認同潘季馴的一些理念。

  對事不對人,可以吸取雙方好的方案嘛!

  皇帝讓高拱決定這個事。

  ……治河關係民生大事,萬一做得不好,需要有人背鍋。

  當然,皇帝絕對不是想讓高老師背鍋,但誰讓高拱是首輔呢?

  高拱很敢於承擔責任,選拔官員本來就是首輔的職責。

  為謹慎起見,他去找朱衡和晏鶴年這些懂行的人商討。

  朱衡說:“我上一次跟他意見不同,是因為當時運河堵塞、漕運停滯,急需解決漕運問題。若這次採用潘季馴的‘束水攻沙’,漕運得停滯到明年,在此期間不妨用海運暫時取代漕運。”

  高拱皺眉:“說治河,怎麼說到海運上?說是暫代,有了先例之後,就會有效仿,將來漕運規模必然下降。”

  元代就是通過海運往北方運送糧食,可見海運是可行的。

  但一條運河貫穿南北,關係到太多人的利益,牽一髮而動全身。

  朱衡微微笑道:“你想必知道,皇上派馮保到龍江寶船廠造船,第一批造的就是千料遮洋船,從前運糧食的。”

  既然皇帝早有準備,做臣子的何必反對?

  高拱對隆慶皇帝的感情毋庸置疑,但對於皇家搞海運的事,高拱有疑慮。

  監造海船、出海遠航都要太監隨行,太監的權力就會上升。

  高拱厭惡宦官,皇帝本來可以做一個無懈可擊的千古明君,卻被這些無根小人帶壞了。

  他帶著疑慮找到晏鶴年。

  晏鶴年早就知道高拱的心結。

  高拱最大的後臺是什麼?

  就是皇帝!

  只要皇帝活著,他就算起起伏伏,也絕不會輕易倒下。但若是換一個新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徐階的結局就是高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