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46章 一個個登上舞臺


  晏珣沒留意到胡家把水泥賣到哪裡,因為這些水泥用途不顯眼。

  沒用來修路之類。

  “前兩年蘇州新修城牆,原本計劃用糯米砂漿。眾所周知蘇州有錢,又有地方鄉紳捐資,但修城牆一里要五萬斤糯米……”

  狗大戶們有些吃不消,為修城牆的事私下議論:

  蘇州這種江南腹地有必要費勁修城牆嗎?知府大人為追求政績勞民傷財?

  吵得官府扛不住的時候,有人建議要不要試試水泥。

  不管怎麼說,至少水泥不能吃。

  “蘇州府試用之後覺得好,改用水泥修城牆,其他地方修城牆也跟著用。再有就是賣給達官貴人修墓地。用水泥修的墓地,能歷經風雨不朽。”徐枚與有榮焉。

  晏珣:“……好吧。”

  原來是用到這種地方。

  修城牆還好,修墓地的話,總覺得有一些時空凌亂。後世考古到某某墓地,竟然是用水泥修的!

  有官府修城牆的例子,用來修堤壩順理成章。

  晏珣寫一封給老爹,建議官辦水泥廠,生產水泥修堤壩。

  他這麼關注修堤壩,是因為黃河決堤的問題,困擾著元明清三代。

  工部尚書是朱衡,老爹也身在工部,搞不好還要去修河。

  修不好還要背鍋。

  最重要的是,希望減少水患,讓洪泛區的百姓過上安心日子。

  徐枚撓了撓頭:“這樣一來,水泥的方子也會被公開,胡家就不能做壟斷買賣。大哥哥的分紅怎麼辦?”

  “你還挺有生意頭腦的。”晏珣笑道,“我不靠水泥掙錢,而且生產水泥需要石灰岩,還要有石膏、粘土,為方便運輸,最好在江河邊建廠。總而言之,不是隨便哪家就能做的。”

  徽州胡家,有胡宗憲這樣的後臺,才能把水泥廠搞起來。

  “還是有幾家能做的,比如無錫華氏、餘姚謝氏之類。他們都做海貿,說不定還能把水泥銷往東西二洋。”徐枚說。

  晏珣點點頭:“若產能過剩,外銷也沒什麼不可以。”

  以後沒有什麼“紅毛泥”,而是“大明泥”!

  晏珣決定到寧波也勘察一下有沒有適合生產水泥的地方,通過海運外銷,換葡萄牙人的南蠻鐵。

  幫著馮保理清龍江寶船廠的事,晏珣動身回寧波。

  馮保送他出南京城,鄭重地說:“明年第一批千料遮洋船造好,我就稟報皇上給你送去。咱們好好辦事,讓那些拖後腿、說風涼話的老古板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