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36章 是君臣也是知己

  但晏珣已有目標。

  “西方人造遠航海船用橡樹。大明的橡樹,最好的是奴兒干都司的,但一來遼東的問題比較複雜,二來自己的好東西得留著,我們要發揚先人後己的精神覺悟。”

  狗熊嶺的熊大熊二都知道,百年大樹砍一棵少一棵。

  “先人後己的意思是?”皇帝遲疑地問。

  “倭國蝦夷島有大量珍貴木材,包括造船要用的百年橡木。這個島上住著阿依努蠻夷,體格壯碩、毛髮豐富,一定是很好的伐木工。”

  皇帝不會輕易震驚,但實在控制不住。

  晏愛卿,你這是要刷新朕對你的道德認知嗎?

  用倭國的人砍倭國的樹,造船再去運倭國的金銀……哦,挖礦的也是倭奴,由安世負責招募礦工。

  你就盯著倭國一頭羊薅羊毛是吧?

  一旁靜靜聽大人說話的太子朱翊鈞都震驚了,還可以這樣操作?

  想一想,又覺得很有道理?

  朱翊鈞忽然說:“既然如此,何不在倭國建船廠呢?直接在倭國設立我們的水師基地!”

  “太子殿下大氣!”晏珣先讚了一句,解釋:“一來,造船需要熟手的工匠,從大明招募工匠過去,很多人不肯背井離鄉。若是讓倭奴工匠造船,難免他們使壞;至於水師基地倒可以操作,反正只要錢給夠,又安排好輪值,士兵還是會願意的。”

  讓外人造船,元朝有過慘痛教訓……命令朝鮮人造的船,在大軍渡海時散架。

  隆慶皇帝對著地圖劃拉一會兒,點點頭:“朕打算任命胡宗憲為東海總督,可調遣浙江、福建水師,負責木料和金銀礦事宜。凡倭國事項,胡宗憲可便宜處置。”

  “皇上之氣量如海如天!”晏珣由衷地稱頌。

  是的!

  無論是歷史上的隆慶,還是他認識的隆慶,都擔得起“氣量如海如天”的稱讚!

  隆慶有識人之明,又敢放權!不擔心手下的人掌握大權會凌駕皇權!

  “胡宗憲今年57歲,有一些年紀。朕想派一個得力之人去輔助他。”皇帝沉吟著,“你看誰比較合適?”

  晏珣提議:“王錫爵如何?太倉王家本身做海貿,熟悉倭國和朝鮮,又懂航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