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12章 隆慶三年春


  小孩子最喜歡過年,有吃、有穿、有好玩的、有熱鬧看,沒有要操心的事。

  晏珣不是小孩子,但因為有爹孃在,也可以不用操心生活瑣事。

  真希望可以永遠這樣子!

  過年這幾天,京官們有什麼爭端也偃旗息鼓,等待開年後再戰。

  大過年的打什麼嘴仗?又沒有加班費。

  之前在外地修河道的工部尚書朱衡被召回京城了。

  他是晏家父子院試時的老師,又曾帶著晏鶴年一起治河,兩家過去的關係很不錯。

  但今年相見,朱衡態度冷淡,因為他反對封貢互市。

  晏鶴年和晏珣的態度依舊恭敬,朱衡慧眼識英雄,在院試時讓他們父子雙魁首,成就一樁佳話。

  為後來的青雲直上奠定基礎。

  朱衡見晏鶴年和晏珣笑容滿面,又不好太冷淡。

  他嘆道:“封貢就罷了,互市有風險,難道你們不知道嗎?晉商和邊軍,都有走私通敵者,開放互市,更加控制不住。”

  晏鶴年誠懇地說:“大人治河,當知道堵不如疏。先帝在時,對邊境互市嚴防死守。韃靼想要一個鍋或臉盆,都要靠打劫。我跟韃靼人溝通了解,他們希望能正當貿易、不必冒險打劫。”

  “哪有什麼正當交易!”朱衡沉聲說,“先帝時,仇鸞主張開馬市,結果卻是拿最好的糧食布匹交易劣馬。難道你們想吃馬肉嗎?”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我們佔上風,有強軍震懾,對方不敢不公平交易。”晏鶴年說,“雙方不打仗,每年省下的軍費開支就是一筆鉅款。”

  “韃靼並非草原唯一的部落,俺答能代表其他部落嗎?封貢互市,就能保證百年和平嗎?”朱衡痛心疾首地追問。

  正因為這個計劃是晏鶴年促成的,他才那麼難受。

  他本來很看好晏鶴年和晏珣,覺得這兩個學生都是棟樑之才。火山文學

  萬萬沒想到,師生的政治理念居然不一樣!

  晏鶴年正色道:“這個誰也沒法保證。”

  晏珣站出來補充:“從前俺答汗打到京城外面,百姓年年提心吊膽,有哪一年安寧?百年之事,誰也沒辦法保證。沒有俺答,會有其他人。沒有蒙古,也可能有女真……百年後的事,您能預見嗎?”

  朱衡沉默,他不能。

  晏珣嘆道:“有一件事,本來不應該告訴任何外人。但朱大人您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