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393章 皇帝和臣子鬥爭

  楊仲澤好奇地問:“這一科會試主考官是李閣老,莫非……”

  晏珣搖搖頭:“殿試之後,徐首輔將定好的名次呈給陛下,被陛下顛覆。”

  一般來說,殿試的名次先由首輔排,皇帝再略微調整順序。

  以前嚴嵩做首輔,甚至讓嚴世蕃排名。

  但這一次,皇帝將整個名次顛覆。

  徐階選中的人,文章中大多是“天子垂拱而治”,狀元羅萬化的策論卻是讓皇帝乾綱獨斷、勵精圖治。

  “臣聞帝王之涖天下也,必安攘並舉,而後可成天下之至治;必明斷並行,而後可收天下之實功。”

  晏珣唸了一句羅萬化文章,補充:“榜眼和探花也有類似的句子,所以被皇帝選中。”

  曾慶斌神色得意:“我比他們說得更激進,如果我不是會試最後一名,說不定就是狀元。”

  皇帝也不好太離譜。

  曾慶斌這些年不務正業,在晏珣的鞭策下會試上榜已經很難得。想要在殿試中名列前茅,必須劍走偏鋒。

  楊仲澤這下服氣了。

  他是一個穩重的人,再給他一次殿試機會,他也不敢冒險。

  “你們賭的是皇帝的心思,成敗一瞬間。”楊仲澤評價。

  晏珣正色道:“科舉選拔的是天子門生,就是幫天子做事的人,當然要合乎天子心意。”

  過去一年多,徐階作為首輔光顧著跟高拱較勁、又驅逐郭樸,已經引起皇帝不滿。

  年底那波針對皇帝的彈劾,也被算到徐階頭上。

  皇帝的意思:你們希望朕不管事、垂拱而治?朕偏偏要聖心獨裁!朕現在有錢有兵有走狗,就是這麼囂張!

  殿試登科錄發佈,朝野議論紛紛。

  皇帝藉著這個名單,表達對徐階的不滿!

  今年已經不是徐階跟高拱的鬥爭,而是皇帝跟徐階的鬥爭!

  刺激啊!

  殿試這一次交手,徐階雖然據理力爭,最後還是強不過皇帝。

  羅萬化、黃鳳翔、趙志皋按慣例入翰林院,對皇帝感恩戴德,覺得陛下眼光真好。

  如果日後有人噴陛下,哪怕在下人微言輕,也要跟他們拼命!

  曾慶斌入兵部觀政,大概率三個月後可以留部任用。

  楊仲澤述職之後返回漳州。

  說不定不等三年任期結束,他就會升官。

  治下有海運港口的海澄縣令,已經成為許多人眼中的肥缺。

  晏珣送別楊仲澤,至於給舅舅回信……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