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384章 御虜十三策

  朱翊鈞歪著腦袋一本正經地思考,忽然問:“以前為什麼敗,這一次為什麼勝?”

  “鈞鈞真聰明,一下子就發現重點。”晏珣很想摸摸朱翊鈞的頭,眾目睽睽之下只能忍住。

  不能教壞其他老師。

  “嘉靖十九年那次,跟這次的情況最相似。當時大同官兵看熱鬧不出兵,任由韃靼人橫掃到呂梁山下。朝廷派出山西和陝西聯軍阻擊,可他們若即若離緩緩跟隨,以注目禮護送韃靼人從容離開。”

  說起來就氣人!

  假如沒有晏珣的蝴蝶翅膀,隆慶元年這次“石州慘案”,跟嘉靖十九年那次如出一轍。

  “但是這一次,陛下向王崇古下令,凡是不聽調令、畏敵不前者,立斬!而且,南軍北調也給北軍帶來壓力,如果初來乍到的譚綸、戚繼光獲勝而他們失敗,日後如何在邊鎮立足。”

  晏珣把話說得很直白,以便年幼的朱翊鈞理解。

  南軍北調,在北軍中引發牴觸。

  北邊的將領並不是那麼歡迎譚綸和戚繼光,這一次雙方暗中掰手腕。

  俺答汗不幸成為掰手腕的目標。

  永遠可以相信明朝官員的內鬥能力,當他們要跟自己人較勁的時候,能爆發出超出尋常的戰鬥力。

  晏珣又著重稱讚王崇古雷厲風行的執行力。

  朱翊鈞看向張四維:“你舅舅不錯。”

  張四維樂了,小皇子的記性不錯,能記住臣子的親戚關係。

  “主要還是明確知道韃靼人的進軍路線和時間,又有陛下提前下令。”張四維說,“若是跟以往一樣,我軍匆忙應戰,我舅舅再厲害也很難佈局。”

  ……不是難,而是底下一些總兵各自為政。

  只要敵人不打到自己家門口,就由他去!

  韃靼人抓住明軍各掃門前雪的特點,每次都能得逞。

  隆慶皇帝調心腹的譚綸和戚繼光北上,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藉著這一次石州大捷,有功的論功行賞,延誤戰機的按律處置,對北軍進行一次大整頓。

  晏珣給朱翊鈞開小課堂,滿朝文武也在議論此事。

  一些事先不知道這次軍事行動的人疑惑:“韃靼人的行軍路線和出兵時間,我們怎麼會知道?”

  向來都是韃靼知曉大明邊軍佈置,現在我們反間成功?

  “是錦衣衛!難怪好久沒見到陸繹,還以為他到南邊去了。”有人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