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309章 進場做考官

  這一日,朱翊鈞在院子裡到處轉,不停地喊:“珣珣,珣珣。”

  剛被皇帝派來照顧小聖孫的太監馮保緊緊追著哄:“小世子,晏編修去做同考官,要等評卷結束、填榜之後才能出來。”

  這句話太長,朱翊鈞聽不懂,還是找“珣珣”。

  馮保無奈,找出晏珣送的各種玩具哄朱翊鈞。

  唉!

  平日晏編修也不是日日都來,明明是他陪伴小世子比較多。

  怎麼晏編修幾日不來,小世子就鬧騰著找人。長得沒有晏珣好,也不是他的錯啊!

  ……

  貢院中,晏珣連打幾個噴嚏。

  乖乖哩個咚,該不會著涼吧?

  這年頭,風寒感冒也是會死人的!

  會試開始之前,眾考官被鎖進貢院與外界隔絕後,才開始確定考題。

  第一場四書五經八股文,是最重要的。

  四書題由兩位主考官擬定,其實主要是高拱說了算,胡正蒙無可無不可。

  五經題由各房同考官擬雙倍量的題目,再由主考官從中選擇。

  這時候,晏珣知道王錫爵為何會被選中……治《春秋》一科的翰林很少,可謂“孤經”,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然而治《禮記》的人一樣稀少。

  所以說,無論裕王是否出手,晏珣都是這一科會試同考官的必然人選。

  又是一個順水人情。

  題目定下後,同考官的第一階段工作完成。下一階段就是每一場考試結束,等提調官將試卷送過來。

  同考官之下還有謄錄官、對讀官,都是六科、六部以及國子監選拔出來的老學究。

  晏珣第一次擔任同考官,雖然被鎖在這裡有些無聊,更多的是好奇和興奮。

  幾個謄錄對讀官閒聊:“高郵汪氏治《禮記》,這一科他家沒有人赴考?說起來,那個很出名的南監首席汪德淵,通過鄉試沒有?”

  眾人好奇地向晏珣看來。

  晏珣說:“汪德淵這兩年在南邊跟隨戚繼光打仗,去年鄉試都錯過,實在是可惜!”

  考官們唏噓:“為了抗倭大業耽誤科舉,著實令人敬佩!難怪鎖院之前,陳大人臉色沉重,一定也是為學生可惜。”

  閒話兩句,眾人迴歸到考題上。

  四書第一道題,高拱出的是“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這道題出自《論語》原句,可謂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