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289章 大善人晏珣


  京城俗語“燒不盡的西山煤”。

  “西山”是一個泛指。

  “京城以西之山,皆名為西山。亦太行山之支脈,峰巒重疊、古蹟可觀、風景宜人。”

  香山也屬於西山的一部分。

  煤礦主要集中在宛平縣西大谷山。

  晏珣這次去西山,計劃住好兩三天,帶上阿豹、常歡和晏小四以及拖油瓶裕王。

  ……現在不跟裕王加深感情,難道等他變成皇帝以後嗎?

  裕王輕易不方便出城,但去西山有充分理由……明宣宗朱瞻基喜歡遊西山,寫過一首《紅葉》——

  紅葉舞丹霜後落,青山如花馬前看。朔雁南飛秋滿天,千林紅葉色相豔。

  ……

  他向祖宗學習,很合理吧?

  學不會宣宗鬥蛐蛐的秘技,學會宣宗遊西山,也是“敬天法祖”。

  理由太充分,連老師高拱都無法阻攔。

  可是出城之後,他們看到的並不是什麼美景。

  只有太平盛世的人,才有心情欣賞風花雪月。

  宛平和大興屬於順天府管轄,天子腳下居然有百姓飢寒交迫、過不了這個冬天。

  其他地方呢?簡直不敢想象。

  他們到宛平縣,看到路邊設著一座座粥棚,縣令和差役主持著施粥,饑民扶老攜幼在寒風中排隊。

  裕王臉色沉重:“戶部開通州軍糧倉賑濟災民,就是這些粥吧?咱們也來施粥?”

  難怪高先生批評他不該吃黃瓜……百姓飢寒交迫,皇子還吃洞子貨,這大明要完。

  晏珣早已看過這場面,鎮定地說:“我們到西山煤窯去,我以另一種方式賑濟災民。”

  往年冬日也有災民,但沒這麼嚴重。

  似乎上天也在跟這個帝國作對,天災人禍不斷,天氣越來越冷。

  歷史上每一次氣候變冷,都伴隨著草原民族南下、農耕民族浩劫。

  他們輕車簡從,沒有大擺王爺儀仗,悄悄地穿過宛平縣城。

  如果擺出裕王儀仗,只怕被災民圍滿……活不下去的人,還在乎失儀嗎?遇到肥豬就宰!

  晏家的上南坡窯是從羅家手裡名正言順獲得的。羅嬌嬌嫁給常歡,嫁妝裡又有幾個小煤窯。

  因此,晏家儼然已經是西山煤的大戶。

  晏珣說:“我們之前把散煤拉到盧溝橋外的貨場,在那裡做成蜂窩煤直接送進城。現在要擴大生產,就在西山這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