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77章 他就是張居正

  張居正比裕王正經多了,既不提神仙蹤跡,也不說徐邦寧那種紈絝子弟。

  他知道晏家父子出生農村,就問南直隸各府農民的情況……

  讀書人若不知民間疾苦,怎麼當好官?

  晏鶴年和晏珣分別回答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張居正的神色漸漸鄭重,點點頭說:“農民是國家的根基,要想根基穩固,就要讓根基快樂。我前些年居鄉養病,也感受到百姓之苦,稅賦過重了。”

  晏家父子互視一眼,恭敬地說:“對!大人說得對。”

  “你們有什麼見解?”張居正問。

  晏鶴年說:“稅重民窮,如果從官僚貪汙、底層百姓被攤派來看,確實是如此。但如果說國家稅收總額過高而使百姓貧困,則不盡然。”

  他使了個眼神,晏珣接著回答:“全國稅賦最重的,是南直隸的蘇州府,約佔農村收入的兩成,其餘州府約在一成。而海洋那邊的倭國大名政權,稅額佔收入五成。”

  海外的事情難以查證,國內的事情張居正很清楚。

  他皺了皺眉,預料到晏珣接下來的話。

  晏珣接著說:“朝廷的稅率不算高,但農民卻沒有受益。只方便了地方官紳的重重剝削和額外加徵。”

  “於是,國庫窮、百姓也窮。”

  這個結論,真是太扎心了。

  裕王的春天又結束了,變成蕭瑟的秋天。

  明明國家的稅率不高、百姓負擔卻極重?

  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是擁有大量土地的人不納稅!

  張居正見過很多有才華的舉子,能夠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簇,對心學、理學辨析得頭頭是道。

  可是晏珣這樣言之有物還很敢說的人,就太少有了。

  晏珣之所以敢說,是因為他知道嘉靖皇帝一直在推行一條鞭法,只是推不動;而眼前的張居正,是這條政策的貫徹落實者。

  勇於改革弊端,挖自己階級牆角的人真稀罕。

  在張居正面前,他的話不犯忌諱。

  但這個問題,觸及到士紳集團的利益,在倒嚴的關鍵時刻,張居正不想節外生枝。

  在他看來,除了稅賦,大明還有兩個問題:國防、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