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175章 你和本王有故事

  “衚衕”一詞,從韃子語中傳來,即江南的里弄巷子。

  在路口下馬車,大田公公說:“吉祥衚衕裡有一家學子居,是讀書人常住的客舍。昔日張太嶽進京趕考就住在那裡。你們先安頓下來,等王爺召見。”

  小田公公補充:“附近是順城衚衕,有四十七座煙花樓。巷子口左邊是司禮監供貨的百貨街,又叫‘大柵欄’;右邊有一個很高的茶樓,叫‘大正有德’……你們逛逛就曉得了。”

  論繁華,京城可不比你們揚州差~~

  公公們的語氣有種莫名的驕傲。

  晏家父子笑著說好,送別兩位公公,一家人搬著行李到學子居安頓。

  還不到年底,進京趕考的舉子不多,晏珣順利住到了張居正住過的房間。

  掌櫃自我介紹,他父親也是舉人,進京會試幾次不中,就盤下這間客舍,改行了~~

  然後意外發現,開客舍比當京官還掙錢~~

  “我們學子居不定期組織文會,幫助客人結交天南地北的朋友,比住在同鄉會館便利呢!”

  “客人想吃什麼,可以讓店小二去跑腿,外頭街上南北吃食都有。”

  連日舟車勞頓,一家人懶得出去逛,就讓店小二看著買些吃的回來。

  不一會兒,年輕的小二提著食籃回來,熱情地介紹:“這是旁邊蘇家麵館的冷麵,店家把面在冷水裡過一道,送到學子居或者其他商鋪,再把面放進湯裡,爽利筋道。”

  一家人坐在一起,烏雲繞著桌下喵喵叫,雖是異鄉,也頗為熱鬧。

  第二天一早起床,他們尋思著王爺不會那麼快召見,就打算逛逛“大柵欄”、“煙花衚衕”、“大正有德”茶樓……

  這名字,一聽就跟正德皇帝脫不了關係。

  掌櫃的說:“那裡是皇家產業,學子們喜歡過去高談闊論。若有獨到見解,說不定科舉前就入了貴人的眼。”

  “原來如此。”

  掌櫃的看看晏珣,笑道:“兩位那麼早進京,是想早點結交貴人吧?”

  “哪裡!我們第一次進京,連貴人的門往哪裡開都不知道呢。”晏珣謙虛。

  就在此時,小田公公走進學子舍,興沖沖地說:“晏老爺、晏兄弟快換衣裳,王爺召見。”

  故交那麼心急的?

  晏珣連忙和父親一起回房換衣服。